全国基层党建头条陕西站网讯(作者 程时银) 牌匾是中国古时特有的文化,常用来歌颂有功者和道德高尚者,用其简短的语言寄托深远的期望。

恒口“百匾堂”坐落于恒口古镇中心大街中段,收藏牌匾、碑石、古床、桌椅等,现已义务免费向社会开放。

收藏牌匾、碑石、古床、桌椅等专家程时银先生近影

二十多年的收藏历程,其中充满了曲折的故事,有快乐、有趣事、也有遗憾,还有很多需要共同探讨。首先分享一下收藏过程中的故事与快乐。

2002年的一个上午,恒口三圣庙主持打来电话:庙里来了一位客人要见你。我连忙赶到庙里,见来者是市委王忠民书记。一见面,他笑着问道:“这些牌匾是你收藏的?”。我说是。你能知道这些牌匾的文化内涵吗?我摇了摇头。他指着牌匾逐一说道,这是功名匾,这是功德匾,这是贺匾,这是贞节牌匾……又指着牌匾上的字说:这是榜书、这是行书、这是行、楷、草三体并用,实属少见,接着对我讲道:牌匾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之瑰宝,因为每一块匾都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每一块匾都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名门望族;每一块匾的背后都站立着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每块牌匾的落款者,不是当地的官员,就是地方上的名士或文化学者。他们见证了安康过去的历史,让我们更加了解昔日的辉煌。你有这个条件,也有这个爱好,建议你今后多收藏一些名人牌匾,在恒口建一个“百匾堂”,打造一个关中有“碑林”,恒口有“百匾”的效应,到那时,你就是安康旅游发展的功臣了。

在领导的激励下,通过近十年的努力,百匾有余了。2002年,由李焕龙先生主编的《安康百匾堂藏品赏析与匾文化研究》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引起了省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原陕西省常务副省长徐山林先生(左)赠墨程时银先生(右)

2015年,徐山林老领导回恒口调研,陪同一起的有原市政协、人大、组织部及恒口示范区等领导,当来到恒口老街三圣庙时,看到庙内墙壁上挂的牌匾,极感兴趣,连连称赞。当看到走廊过道堆放的牌匾时,深感惋惜的对几位领导说:时银收藏的这些牌匾,都是很珍贵很难得的,这么多牌匾集于一处,不要说在恒口,就是在西安,也是没有的。他收藏的是历史、收藏的是文化,而不是古玩,你们应该给找个地方,建个馆,保存起来。以供人们前来参观和研究安康的历史文化,你们看堆到这里像个啥?当时的领导都表示要大力支持。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最后通过镇、区、市、省逐级申请,获得了批文。又通过艰难的沟通,方从一幼儿园转租汉滨区第二文化馆,又从市工商银行转用文化馆50年门面房的使用权,“百匾堂”终于建成了。

现在馆内收藏有从乾隆皇帝到洪宪帝,从陕西状元到一至七品官员,陕、甘、新三省总督,陕、甘两省总督到民国陕西第一任、第三任督军,从南沈、北于,到进士、举人、秀才,有安康硕儒之称的学者,也有民间艺人。牌匾、碑石三百余块,还有古床、桌椅等民间文物。由于地方狭小,碑石以及庙匾尚在三圣庙内展出。

2005年春,恒口镇为开发恒口老街,特邀恒口商会和老街居民代表以及部分村干部一同前往山西,参观考察了平遥古城,当我们一行人走进古城文庙时 ,看到墙上挂着一块牌匾“圣神文武”,落款为:恒口铺信士乡饮巽宾李恂,愃偕侄李致忠、远、德熏沐叩。在外省他乡,作为一个恒口人,看到恒口的珍贵文物流落他乡,深感遗憾。紧接着又看到韩城王杰的“崇礼堂,礼部主事朝邑阎迺竹的“礼重杖乡”,于右任的“明德永昭”,寇霞的“隆丰号”等几块陕西名人牌匾。后来,经多次沟通,并高价收回。查阅得知,韩城王杰是我省在清代的唯一状元,有帝师之称,是扳倒和珅的第一功臣;阎迺竹父亲闫敬铭,父子同朝为臣;于右任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寇霞为寇准后裔,书法在陕西民国时期和于右任齐名。现在,每当看到这些牌匾,就有一种国宝流落海外回归的感觉。

高兴之余也有憾事。一次听说,原石转镇手掌河徐家老屋保留有一块慈禧太后钦赐亲笔“雨、露、霜、雪”四字金匾时,我们几位收藏爱好者相约,不顾下雨初晴道路泥泞来到徐家。当问其牌匾时,主家告知,前年做板柜了。我沉思后悔的自语道:前年我怎么不知道有这块匾呀!还有一件难以忘怀的事:听说沈坝镇石家大院有一块皇帝亲赐五龙捧圣的圣旨匾。我们一行人前去购买,主家告知,牌匾是家族共有的,要和族人商议一下。后来我们多次协商无果,最后这块牌匾被盗,石家族人多以为此匾在我这收藏,家族之间相互猜疑,矛盾重重,后经过多方打听,最终查清,有一石姓文物商将此匾盗卖于湖北竹溪一姓范的文物古董商,我曾专程到竹溪,想商谈购回此匾,在对方得知我是安康人时,拒不见面,使我无缘再见此匾,深感遗憾。

还有两个值得探讨的事。一天,北大导师带着他的研究生在省、市道教协会会长的陪同下,前来“百匾堂”参观调研。当看到一对抱柱对联匾,上款为:赐贤臣九旬归居,下款为:乾龙二十四年亲赐。上联为:兰桂腾芳山市杖鸠欢无极,下联为:田园乐趣绮筵斟雉庆有余。观之良久。我解释:此匾有争议。导师说道:观其字,是乾隆的字无疑,落款“龙”与“隆”,“亲”与“钦”,在过去的文字狱,“龙”与“亲”这两个字只有乾隆皇帝自己敢写。我说:此匾在安康本地购买,查遍了《安康县志》和《金州志》等有关文献资料,未查出一个年近九旬在朝为官荣归故里的大臣。导师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因为你们安康是一个移民区,有可能是后辈人不忘前辈人之荣耀,是从老家带来的。只有你查清藏匾人的老家在哪,自然就查出此匾的出处。

我记得文物商说,这块牌匾是从汉滨坝河收购,由于收匾人不在了,只知在坝河镇附近两三里路。为解开疑惑,一行人专程来到坝河,在镇周边问不得知。带着失望往回走时,同行者说到老街转一下,那时候坝河街道尚在河边,我们称之为“河街”。来到上街头,看到一座贞节牌坊,牌坊周边用砖石垒起,室内住着一贫困户,牌坊保存完整,前为一对狮子,后为一对大象,门上方为二龙戏珠,中门为“义比共姜”四个大字,下为“故民陈芹之妻杨氏节孝坊”。多块碑石保留完整,字迹清晰。

走遍陕南,很少见到这么完整的贞节牌坊,随同一起去的文物商说道:就是这对石狮、石象都价值百万。我们前去询问主家,老大爷、老太婆说道:我们不卖,你给我们买一万块砖就行了,把这些石头换下,住这里阴森森的。当时我们怕此牌坊已列为文物保护,就说过几天我们再来。回来后通过询问文物局得知,此牌坊尚未列入文物保护,我们正式与主家协商并达成协议。此时来了一位老者,向我们讲述了这个牌坊的故事:“当时有一个姓陈名芹之人,家里殷实,说了一杨氏之女,年方二八,婚后夫妻恩爱,妻子身怀六甲时,丈夫不幸病故,儿子落地未见其父,称之为“遗腹子”,生下儿子后,杨氏贞心坚守,含辛茹苦的将儿子养大成人。”。天不负人,儿子苦读一举成名,后当上县令,特向皇帝奏请为其母建贞节牌坊,皇帝准旨。在建牌坊时,牌坊怎么都立不起来。儿子责怪母亲道:“你是否有不贞之处?”母亲说没有,儿道:那为什么牌坊立不起来呢?母亲沉思片刻说:我有一次到河边洗衣服,看到点水雀(小翠鸟)在踩水(交配),我想,雀鸟都有情,何况人呢?我就摇头笑了一下。说罢,母子二人点燃一炷香(祈祷),在此跪香(忏悔),正在此时,一位白胡老人飘然而至喊道:“起来起来,黄土埋入脖项底下,自然就起来了。”。母子急抬头,不见老人。母子二人得知是神在点化,儿子苦思,黄土埋入脖项底下?突然醒悟,急请人们将牌坊向上拉,拉一点,黄土填一点,一直把牌坊扶正,再把黄土移走,方才建起牌坊。听完老人讲的故事,我们不忍心将它拆除,至此,牌坊才得以保存。

今春我故地重游,看到坝河新街已焕然一新,当时的河街已荡然无存,贫困户已搬走,只有贞节牌坊还在孤零零的站在藤曼缠绕、荒草丛生之中,唯有两头雄狮还在可怜兮兮的仰望着天空。立于此,深感惋惜。

今日看到网友在视频中发到:坝河镇政府已立碑,将牌坊列入重点文物保护。为此深感欣慰!贞节牌坊的故事我只听过一次,希望能有一个坝河的朋友能将贞节牌坊的故事完整的讲述出来,我相信在贞操如此淡漠的今天,坝河的姑娘将身价倍增。

未来可以创造,历史文物不可复得。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讲好安康故事,为保护安康的历史文物尽一点微薄之力。

导语:金秋是收获的季节。近日惊喜收到安康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恒囗商会、恒囗慈善协会、恒口教育基金会创使人,年近七十的程时银先生精心撰写的<<收匾遗事>>一文,深夜细读,感慨万千。程世银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倾其千金,坚持长年收藏流失民间的百余古匾,这种自发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家国情怀和护宝意识的博大胸怀、高尚品德,令我们感动不已。一块古匾一方文化一段故事,更成为今日恒口古镇对外宣传的一张“金色名片”……(中乐长安融媒体中心《中乐传媒网》执行主编 吴峰)

作者:程时银

编辑:常铭 孙建伟

审核:贺涛

责编:孙子涛

投稿邮箱:rmcs@cmgzl.com

总编邮箱:rmtyxb@163.com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