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新闻

致敬榜样 | 用忠诚筑起疫情防控屏障——北京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党支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彰显担当。2020年是疾控预防控制系统不平凡的一年,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作为首都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集结号吹响时,每名党员职工都知道,该自己冲上去的时候到了,全所人员团结一心,逆向而行,冲锋在前,无一例外全情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坚持担当负责、履职尽责,忠诚践行初心使命,守护首都人员健康。

绿地“一张图”建设,助推精细化管理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生态环保、休闲游憩、景观营造、文化传承、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日趋复杂化,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大势所趋,也是践行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提出为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化提供了指引,2017年习近

建法治农村,促乡村振兴

沈永丨建法治农村,促乡村振兴健全基层法治体系,深化基层法治建设是完善社会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应通过“加强法治农村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新时期,新发展,新挑战,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实施,出现了新问题,新矛盾,解决问题与矛盾就需要深化法治建设,增强法治意识,建设“法治农村",“法治农村”建设是促进“法治村”,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沈永丨弘扬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全面高速发展取得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功,随之影响社会稳定与持续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也将逐渐暴露出来。因此,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当前,要密切结合我国实际,充分借鉴枫桥经验,着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治理为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创新发展。创新社会治理,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枫桥经验告诉我们:社会治理创新,必须要牢牢树立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思想

北京市文联采风团深入淅川县开展采风活动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10月21日,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杜德久带领北京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团深入淅川县,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采风活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马华中陪同采风。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振兴是全面推进农村发展的基础,全面促进农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加快乡村人才的振兴是基层实践的迫切需要。“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资源。人才靠培养当前农村“人才贫血”现象突出,人才短缺、人才外流、留不住人才、吸引不了人才、实用人才占比不高等问题已经成为了乡村发展的重要掣肘。农村人才数量薄弱,缺乏凝聚力形成的基础。主要原因是城乡生产生活环境,教育水平

山东省兰陵县鲁城镇政协委员徐磊:抗击疫情 义不容辞

“大娘,来,张嘴,啊”正在说话的是鲁城镇乡村医生徐磊,他正在参与县朝阳社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自3月17日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徐磊主动请缨,加入到核酸检测采集队伍中,为助力疫情防控增添一份力量。今年36岁的徐磊,从医18年,他是鲁城镇前龙湾村的乡村医生,更是兰陵县政协委员。在接到镇医院抽调人员到县执行核酸检测任务的通知后,他立即报名,动身前往。在这里,他和其他被抽调的医生一起,为社区

北京一男子得知自己是密接后独守车内,小区14小时后即解封

基层头条讯:4月26日,记者从昌平区北七家镇了解到,居住在冠华苑4区6号楼的感染者218在接到疾控部门电话告知自己是密接后,立即向街道、社区报备,并留在自驾车内等候通知,未进小区。这一行为帮助冠华苑社区第一时间排查疫情,连夜进行核酸检测确保阴性后第一时间解封,目前社区运行一切正常。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4月22日,感染者218离开冠华苑住所,前往感染者173家,与感染者145共同维修房屋。当得知疫情情

大运河北京段12条旅游精品线路发布

文化节期间,大运河还将开启“夜游模式”,沿线各区将推出各类活动“点亮”运河。如朝阳区将依托运河水系资源和景观空间,推出亮马河通船项目,打造集游船、消费等于一体的“轻舟夜赏亮马河”游览体验,助力北京夜间经济繁荣。

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成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0年末,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资产总额达到9633亿元,占到全国总量的10%以上。北京作为全国特大城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明显受到城市的影响,具有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