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 (通讯员 王清林)今年以来,青岛市南区持续深化社区党委分类管理整体提升工作,创新实施社区党委“常态化分类评估、动态化分类调整”管理模式,全面增强社区党委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着力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清单化管理”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我们今年着重围绕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小区治理、楼宇党建等中心工作设置基础类、重点类、提升类3大类23项任务清单,对社区党委实行清单式‘交任务’,引导每个社区党委任务清、方向明。”青岛市市南区湛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世杰介绍说。
聚焦问题导向,青岛市市南区坚持“分类定标”原则,在具体提升目标设置上,既注重日常工作的落实,又兼顾重点任务的达标,创新实施“街道提单-社区点单-区级审单”的提升目标个性化点单模式,为“强基”类社区党委提供了社区队伍建设、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健全居民诉求办理机制等12道“必选餐”;为“创优”“示范”类社区党委在吃好“必选餐”基础上,提供了打造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标杆项目、全域推广“大物管”模式、楼宇党建引领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等6项“特色菜”,确保提升目标“菜式”丰富、营养“全面”、“口味”贴合社区实际,切实提升分类管理工作质效。
“动态化分类调整”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街道观海山社区党委辖区商居矛盾较多,居民对高质量物业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去年被确定为“创优”类。社区党委与青岛海明公司党委及下属物业公司通力合作,达成了一份包含房屋维修、秩序管理、环境卫生等20余项的物业服务协议,开拓出社区助力景区,景区反哺社区的“景社融合”物业管理新局面。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该社区党委在今年的分类调整中,被确定为“示范”类社区党委。
“通过动态化分类调整,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市南区委组织部组织科负责同志说。今年年初,区委组织部会同区委社会工作部、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等部门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综合考虑社区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等基础工作成效和现场交流评估情况,对50个社区党委的分类调整进行逐一研判,依托动态化分类调整机制,“示范”“创优”“强基”三类社区党委得到优化,各个社区更能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定位、特色发展,实现了梯次推进、整体跃升。
“差异化奖惩”激发担当作为
“小薛书记为我们楼院解决了很多烦心事!”提起社区党委书记薛睿英,金湖路街道亢家庄社区居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去年以来,亢家庄社区以“融汇暖馨·幸福亢家”社区工作品牌为核心,打造了“暖·为民”“暖·治理”“暖·共建”“暖·志愿”“暖·初心”5个社区子品牌,社区治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创优”类社区党委现场交流学习中被评定为优秀,薛睿英获评青岛市市南区2024年度社区“担当作为好书记”。
目标引动激活力,激励机制添动力。市南区压实工作责任,把社区党委分类管理整体提升工作列入年度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建立分类评优与年终考核、评先推优、经费支持等挂钩机制,对分类评定为优秀的社区党委,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年度考核直接定为“优秀”等次。优秀社区的“两委”班子成员优先作为“两优一先”和“社区担当作为好书记”推荐对象。从优秀的社区党委中挖掘先进典型,通过“头雁领航”书记培训等方式分享经验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互学互鉴、整体提升。
下一步,青岛市市南区将开展“示范”“强基”类社区党委结对帮促,每季度开展“结对帮促,共谋发展”活动,抓两头、带中间,形成良好联动效应,助力三类社区党委全面突破发展。
(来源:青岛市市南区融媒体中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