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兰陵县以突破老年人购药难题为切入点,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广”的原则探索实施了慢性病药品“送药上门”服务,工作开展一年以来,慢性病患者“能看病、能用药、能报销”,足不出户就能用上“放心、安心”的好药,人民群众对医疗保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送药上门”的“兰陵方案”被市委改革办评为“原创性、最优化”改革成果。

“送药上门”工作顺利开展。“送药上门”工作开展一年来,我们克服无经验可循、少硬件设施等困难,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各个击破,迎难而上,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开发“兰陵医药服务”信息化服务平台、改扩建配送场所、购置配送专用车辆,对药品配送软硬件进行升级改造,强化业务控制,降低了慢性病患者出行成本、时间成本、药品成本,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指数,提升了医保基金使用效能和医保服务形象。

试点先行、分步实施,量身定做方案,总结经验再逐步推广。在各乡镇分批次逐个召开专题部署会20余场,举办乡村医生专题培训班40余次,向参保群众发放明白纸10万余份,张贴宣传海报1万余张,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边试点、边推进、边总结,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逐步延伸推广。以制度创新为基础,统筹谋划“送药上门”实施方案,探索服务群众新途径。针对当前老年人出行不便、子女不在身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不齐等就医购药不便现实问题,我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保障,设定目标、制定方案,论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突破口,明确了“送药上门”工作开展的标准、程序和要求,对有慢性病药品配送服务需求的人群“帮代办、送上门”,确保慢性病人就诊、购药、配送、用药、随访无缝衔接。以信息化为支撑,保障“送药上门”高效运转,再造流程搞服务,优化“互联网+”送药上门新模式。我们开发了“兰陵医药服务”信息化服务平台,优化了“送药上门”流程,集开方下单、复核确认、运输配送、送药上门、随访服务等模块功能于一体,线上线下并行、医疗服务和药品流通协同,实现了业务链条闭环管理。

“送药上门”取得的成绩。兰陵县以“为全县慢性病患者供应质优价廉、疗效明确、放心安心的药品”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统筹布局“送药上门”整体工作,特别是疫情防控静态管理期间,为保障慢性病群体用药效果,我们合理用确定药品处方和用药剂量,配送人员做好防护,将药品配送至村居执勤卡点或小区门卫,确保慢性病群体“用药不断、疗效不减”,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贡献了“医保力量”,坚定不移做好人民群众的“医”靠。

保障群众“病有所医”,有效提高群众健康水平。“送药上门”试点一年来,累计服务参保群众13.1万人次,实现了药品配送县内全覆盖,实际为群众节约医疗费用2012万元、节约交通费用400万元以上,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因出行不便等原因“有病扛着”“有病拖着”的现象,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以监管考核为抓手,确保“送药上门”可管可控,有效保障医保基金安全高效。着力加强药品配送全流程监督管控,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考核,不断提高医保经办服务能力;配送流程各环节层层签订协议,明确药品配送管理环节各自职责,推动药品配送平稳、高效开展;全部节点线上操作确认,重点环节上传图片、音频、视频等佐证材料,实现全程电子化管理,确保全流程档案可查询、可管理、可追溯。上级部门肯定,主流媒体认可,人民群众满意。国家医保局在“中国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以《传统服务兜底“送药上门”解决老年人就医购药难题》推荐了我县“送药上门”解决老年人就医购药难题的典型经验,农民日报以《送药上门筑牢医疗防贫保障线》肯定了“送药上门”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大众日报以《线上开方 送药上门》介绍了我县提升医保经办服务、破解慢性病患者就医购药难题的创新举措,农村大众、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等20余家主流媒体对我县“送药上门”服务群众的创新模式予以转载肯定,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效降低了人民群众突发大病的风险,让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