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记者 于翔 吕勇进 崔启昌)“做人要真,做事要实。写字画画是一种高雅的爱好,几十年来,我在这个领域里执着追求,秉持做事先做人的理念,既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又注重强化个人品德修炼,并把爱好逐渐升华为热爱,才逐渐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

李德光接受采访

金秋十月的一天,笔者在青岛市城阳区终于见到了仰慕的知名画家李德光先生,在他不算宽敞的办公室里我们谋面寒暄。落座后,他边泡茶、边交谈,开头几句话便让笔者对这位年已70岁的画坛耕耘者有了新的认知,对其愈发敬重了。


李德光工笔画作品

李德光先生出生于山东青岛,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青岛市城阳区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任青岛城阳画院院长,兼任青岛市城阳区涵养山美术馆馆长,连续届的青岛市城阳区政协委员青岛市城阳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与李德光先生见面前,我在相关资料上查阅到了他许多作品的获奖情况,其显著成绩令人十分赞叹。其中作品《山珍》1985年3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全国林业美术大展”中获优秀作品奖;《花好月圆》1997年10月被北京中南海收藏并出版;《早春图》1998年4月被人民大会堂收藏;1999年被中央电视台等部门评为“东方之子”;《雪野》2000年4月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迎接新世纪全国中国工笔画大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收藏;作品《盼》《无处不芬芳》入选2000年8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四次美术新人新作展”;2000年9月,作品《绿遍天涯》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一届美术金彩奖”并获优秀作品奖;作品《催春》2001年9月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作品《秋风》入选2002年“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并获奖;2003年作品《渴望》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二届中国画大展”;2005年9月作品《渴望》荣获由北京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主办的“中华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翰墨作品展”金奖;作品《朝夕相伴》入选2006年4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2022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中华文化特别贡献奖”.

李德光先生的许多作品曾在日本、美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展出并收藏。国画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文化报、上海侨报、美术报、香港美术报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并编入多种画集和大辞典。

交谈中,笔者了解到,2013年4月8号至4月28日,李德光先生在美国芝加哥、纽约、洛杉矶举办作品巡回展,共展出80多幅作品。世界日报、华侨报、台湾时报、星岛日报、中国时报、远东时报、城市等众多报刊以及北美文学网、凤凰电视台、南加州电视台、环球东方电视台、汉天卫视媒体争相宣传报道,引起很大轰动。

李德光工笔画作品

2013年4月18日,李德光先生被美国国际青年艺术家协会主席杰夫奎卡(Jeffkryka)聘为美国国际艺术家协会终生荣誉顾问并颁发证书,其作品《三鹰图》被中美电影节主席、美国鹰龙传媒公司董事长苏彦韬先生收藏并颁发证书。这年9月18日,美国华人联合总会秘书长、北美洛杉矶华人作家协会会长卢威先生从美国来到青岛城阳区为李德光颁发精美(中美文化交流大使)荣誉称号银质牌匾。同年10月,李德光先生被联合国世界教科文卫组织特聘为首席艺术家,并担任世界教科文卫组织艺术委员会执行委员。

2015年和2016年,为庆祝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作品《寿桃》《荷趣图》在全国政协礼堂被入选展出并出版画册……

李德光先生待人真诚、平和,尽管在书画艺术领域取得了令人仰慕的佳绩,但是他依然淡然低调,与其交谈时,他表述最多的仍旧是对书画艺术的孜孜追求。

“生活中,能让人刮目相看,又能激起人们评论兴趣的是那些熠熠生辉的有鲜明个性色彩的画作,画家李德光的工笔画作品就兼具了这两个方面。”一位评论家观赏李德光先生的画作后说过这样一段话。在笔者看来,这段话是社会各界对画家李德光先生评价的一个缩影。


李德光工笔画作品

李德光先生是公认的工笔画大家,他的作品是中华传统国画中的画中之瑰宝,在这个喧嚣尘上的经济社会里,人心燥动,大多画家作画,或弥陈张狂之技,或仿意浮夸之风,或奢俗老套之气,这些都让真正懂画的人不眼忍视,这类作品蚁群浮骨,多不胜数,包括笔者在内的大多数人都对当今画坛深有气馁困衍之惑。但当见到李德光先生的作品后,真的让笔者的精神为之一振。工笔作画,是养眼入心的上乘之作,那简捷纯粹的精练构图,那洁净天然的和谐气韵,那精道独蕴的艺术美感,自然的韵律,惊人一瞥,就珍贵的若惊鸿掠空,遇见乃是人生罕见的福幸。

笔者在李德光先生引导下,在其诺大的展室观赏他的画作,映入眼帘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极富画意诗情的美艺心绪,用色大胆,感情浓郁,泛着人性美韵的光泽,张扬着人性蕴化的审美旨趣。独创,独韵,是真正的独门绝艺的创意之作。格调高雅,清俊含辉,给人以自然天成的感觉。

透过李德光先生的作品,笔者仿佛看到了一个画家是用怎样的定力,静下心气,不辞辛劳,工笔入画,苦心创作,使其艺术作品星光寥若,尘世罕见。观赏过程中,笔者有了一种大胆的联想:他不仅有极高的天赋,更有能耐得住寂寞的定力,当然还应有一种勤奋刻苦的精神,要不然,透过作品看,他如何能做到画画如做人,不为生活所扰,又不为俗务所缠,耐得住浮燥,苦其心志,上下求索,笔笔情注?

李德光工笔画作品

李德光先生的画作总能让人感叹人生维艰,他在画面景物设计上,为而不奢,简练捷达,精道之处,简繁有致,致而不乱,细心苦虑,创世间之极品,丰功居伟。作品其艺,神韵有世界,画境有天地。他的一系列作品,艺化技为,表情达意,妙不可言,佳作迭出,不胜枚举。在雪韵十足的大地中,红梅花开,刺玫星缀,虽着墨不多,无论是植物的还是禽类的,颇显生命张力,热闹于寒光中的活脱氛围,彰显的是人们心灵的美好向往,似乎是生命洋溢着一种热烈的情绪,是盼春报春醉春的情致,致中其情,艺其可现。在画韵的美意里,虽是雪寒凛冽的冰冬景象,让人感觉的却是寒而不冻的春意气息,感受到的是自然界温暖的惠风拂煦。而月光之夜的作品,静谧的夜色,微光弥散,粉红昙花,似开非开,睡眼醒松,是箭叶刺空的簇拥守望。在晨曦微露中,蒲公英张开眺望的眼,毛须之真,似掩而映着公鸡那舒怀扩胸的惬意,公鸡用唱白天地的激情,在旷裸天际的晨曦中,在霞色浩漫的天地间,大有不禁长空为我鸣的豪放。红光润泽的寿桃,月光佛照,在荫绿叶拥的映衬下,似乎绽放着夏夜的梦意。那干枯的河床,合着大片大片的裸露岩石,少的可怜的掬手之水,就是禽类的那个翘首的盼,像是人类那个痛心不忍的倾情关切。雪压劲竹风景异,植物的力度之美,是震撼心灵的思哲,是旷意人生的豁然气度,是为艺弥坚的灵魂营造。这些超凡脱俗的艺术作品,李德光用以小见大的笔力,体现画家艺术修为的塑化之功。人生打磨励其志,绝顶方见艺无涯。

李德光先生的工笔花鸟画之路,唯艺痴狂,乐此不疲,不断拓展艺术的新视野,技艺方寸,境界其大,灿然磅礴。他画意天地的笔墨,用的是人性温暖的目光,好像注视着一个奇丽的生命世界,尺幅美域,芳华丛生。从先生的一幅植物作品的描述中,人们看到了一个非常生动可爱的恍惚生命的美妙现象,洞见一个灵光闪烁的自然景致。

李德光先生雅居海滨之城,有青岛文墨高士的姿意。辖胶东半岛特殊优良的自然环境,又襟带邹鲁文脉的清淳遗风,他内心含养之为的似乎是天运独给的艺术审美情趣,他在工笔画之道,作品华美高格,清丽俊雅,令人羡慕,又让人着实钦佩。

从展室回到李德光先生的办公室,笔者一边饮着香气四溢的普洱茶;一边问先生一些关于工笔画的常识问题。工笔画的特点,艺术特征有哪些? 李德光先生认真地说道: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与写意画对称。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用中锋笔较多。 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稍稍停顿后,李德光先生又逐一向笔者介绍了诸如工笔画的美学意境、线的特点、书法用笔、以线造型等等若干专业常识,耳濡目染,令笔者大开眼界。

“虽至古来稀,前行不止步。如今,大把年纪了,但对我而言年龄不是什么大问题。阅历深了,看得多了,学得多了,对提高画作水平应该是一件好事。往后会继续深入生活,创作出更多的有思想、有创意、有水平的好作品,奉献给社会。”采访结束时,李德光先生如是说。


李德光工笔画作品

采访李德光先生是笔者的一大幸事,因为不仅让笔者结实了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更让笔者结识了人生旅途上的一位好师长。另外,我们还是老乡,老家山村彼此相距不足二里地……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