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高县人民医院深入推进医德医风有关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以 “排查潜在问题、提升服务水平” 为目标,将整治行动融入日常诊疗的每一个细节。近期,医院陆续收到九面来自患者家属的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一段关于信任、守护与重生的温暖故事,更是医院医德医风整治工作成效的生动缩影。

一面锦旗,一份抗癌希望

“我以前真不知道还有介入手术这种方式,也没想过我妈妈能恢复得这么好!多亏了黄水北主任给我们带来了希望!”近日,肝癌患者熊女士一家激动的送来锦旗表示谢意。熊女士2024年6月被确诊为肝细胞癌,当时的她身形消瘦、面色蜡黄,家人一度陷入恐惧。她经人介绍后抱着希望前来我院介入血管科就诊。

科室团队精准制定治疗方案,通过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脾动脉栓塞术、免疫治疗等专业治疗一年余后,如今熊女士的肝脏肿块从6.5*9.3*12.5cm 缩小至 4.2*6.1*7.2cm,精神状态显著好转,脸上也渐渐有了血色与肉感。

这面锦旗,不仅是对介入血管科医疗技术的认可,更是对医护人员始终坚守 “以患者为中心” 理念的肯定。

细节之下,传递医者温度

因颈肩部疼痛伴左上肢麻痛一个多月的冷女士,在经过6天的康复理疗后康复出院时忍不住给经管医生傅雯和科室送来锦旗,她笑着说:“我开始痛得整个人发燥,这个医生从来都是轻言细语,态度蛮好,蛮专业,新医院环境也蛮好!”

无独有偶,原种场的巫友林也为党委委员李荷英送来锦旗。问起缘由,他很自豪地说:“得了几十年糖尿病,没住过院,多亏了医生指导得好,不仅告诉我怎么吃药,还教我运动之类的!必须要感谢她!”

同样感动于暖心服务的,还有骨科的聂女士、产妇游女士、罗女士。她们都有着同样的感受:“新医院地方大,但是门诊有志愿者,病房里的医生护士都蛮和气,有什么需要都可以问他们,而且每一次都会得到帮助和回应。”点滴服务细节,是医者用专业与温情守护患者健康的担当。

生死时速,诠释生命至上

“要是没有吴医生和吴护士,我父亲恐怕就挺不过来了!”80岁慢阻肺患者易焕华的家属提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此前,易焕华独自一人在病房时,突然遭遇慢阻肺急性发作,呼吸困难濒临窒息。

危急时刻,他按响床头呼叫铃,医生吴美荣和护士吴美荣以最快速度赶到病房,立即展开急救,从 “鬼门关” 抢回了老人的生命。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正是我院医护人员 “反应迅速、责任至上” 的真实写照,也是医德医风整治工作中 “强化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要求的具体实践。

重症守护,用爱缓解焦虑

ICU是医院里最特殊的 “战场”,封闭的环境、危重的病情往往带给家属身心的巨大压力。患者陶先生因脑出血住入ICU,由于出血位置凶险,家属一度陷入绝望。经管医生张波波深知家属的担忧,主动用通俗的话语细致分析病情、及时告知治疗进展。每一次随问随答、主动分析,都深深的感动着家属。

陶先生的女儿送锦旗时眼泛泪光:“我以前完全不认识他,更从来没想过一个男医生能这么细致的把病情给我们这种外行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以前以为人民医院的医生满高傲的,但是接触以后才发现是自己偏见了!”家属送来的锦旗,既是对ICU医疗技术的信任,更是对医护人员 “急患者所急,想家属所想” 医德风范的致敬。

诊疗之外,大爱助力团圆

如果说,做好工作是对岗位的敬畏,那诊疗之外的帮助,也许就是对职业的升华。1992年,2岁的张星星与四十多天大的妹妹失散,多年来寻亲之路充满坎坷。

妇产科李馨护士长得知此事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主动多方打听线索,积极联系公安机关协助寻找,最终成功为姐妹俩搭建起团圆的桥梁。张星星姐妹不仅送来锦旗与感谢信,更用 “善行美德馨香远,助人为乐最崇高” 的评价,诠释了我院医护人员超越诊疗的人文关怀。

九面锦旗,九段佳话,每一面都承载着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与感激,也见证着医院医德医风集中整治工作的扎实成效。未来,上高县人民医院将继续以医德医风建设为抓手,持续排查整改问题、提升服务能力,用更精湛的医术、更温暖的服务,守护全县人民的生命健康,让 “医者仁心” 的光芒照亮每一位患者的就医之路!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