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讯4月4日

田野点亮新希望 新农村奔涌新动能

——山丹县乡村振兴工作述评


乡村是国家的根脉,是国家大厦的基础。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浩荡春风起,奋进脚步疾。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发展形势,对于地处西北偏远、资源贫瘠、环境严苛、产业薄弱的山丹县而言,如何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在山丹县落地开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也是必须要直面抉择的现实问题。


城乡融合发展是山丹县走好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因历史、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农村空心化、土地碎片化、农民老龄化、农业边缘化以及干旱缺水等诸多问题成为制约全县发展的瓶颈性难题,城乡发展不平衡在我县表现的同样突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以融合发展的思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而促进乡村振兴是山丹发展的必由之路,其重要意义愈加凸显。山丹县因时因地提出构建“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重点围绕城乡结合部打造城乡融合示范性廊道,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综合考虑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的布局,实现环境共美、产业共融、家园共管、资源共享真正意义上的“大融合”,为全县乡村振兴“画龙点睛”;以强县域带动强镇域,以打造郊区副中心为发展思路,坚持党建引领、项目带动、优化环境,整体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发展跨越转型、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努力打造全面发展的城郊区域中心集镇,统筹集纳群众、产业及优质资源,为全县乡村振兴“落子成局”;全面启动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强化示范带动,通过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全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山丹样板,努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为全县乡村振兴“点线相连”。


产业振兴是山丹县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的重中之重。产业兴,则乡村兴。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充分凸显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山丹县在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各乡镇乡村资源、人文历史、产业基础等先天条件,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路径,打破老路子,发展新业态、开拓新渠道。陈户镇坚持把发展高原夏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久久为功,以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李桥乡着力推动“三变”改革,通过盘活山村资源,村民入股、合作社经营,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开展农耕、采摘、饲养等农事活动,开发农耕文化节庆活动,打造“农业观光+农事娱乐+农耕文化展示+乡村生态体验+购物美食游+度假休闲”等旅游融合产业链,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位奇镇依托水肥一体化项目,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托科技引领作用,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推进农业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基层治理是山丹县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的基础所在。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公共治理体系的最末端。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同时也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城市,山丹县以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为目标,以数字化社会治理中心建设为中枢平台,不断强化智治支撑、科技赋能,创新、丰富和拓展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容和方式,推动社会治理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及工作流程创新,全力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探索打造具有山丹特色、时代特征、智治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山丹模式”;在农村,山丹县依托116个“五治三团”工作室,引导村民自愿自觉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以推行“4+X”五方共议民主协商机制为契机,优化协商议事流程,实现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目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的必然是一件件具体的事、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盲目跟风,要依据规划和方案,一件接着一件干,一茬接着一茬干,踏踏实实地干,做一件成一件,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基层党工委臧秀娟)

(来源:山丹融媒)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