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甘肃讯(臧秀娟)铿锵的话语,激励进取;豪迈的宣示,昭示未来。2019年8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嘉峪关,察看关城布局、领略山川形胜。习近平总书记登高望远:“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关切的驻足,殷切的嘱托,深邃的思考,暖人心田、催人奋进。

牢记总书记的政治嘱托,我市紧紧围绕打造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矢志担当传承保护历史文化、弘扬长城精神的使命任务,一以贯之地守护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作为长城文化的地标性建筑,嘉峪关关城既是嘉峪关的文化地标,更是嘉峪关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提升长城展示保护利用水平,我市以传承弘扬长城历史文化和精神为统揽,举全市之力、集各种资源建好政策库、理论库、文化库、人才库、项目库,扎实推进长城文化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数字再现等工程和项目,使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更加彰显。

夯实文保责任,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会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留给世界,在中国,长城是具有这种价值的地标性建筑中特别突出的代表。长城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成为世界语境的中国符号。

正因为长城的世界价值和世界意义举足轻重,保护好长城,让其永放光芒,对具有地标性价值符号的嘉峪关来说,更显地迫切而意义深远。

“长城覆盖嘉峪关市全境,因为依凭天险、位置冲要、建设周期长、工程体量庞大、长城形态丰富、纵深广阔、久历战争等原因,嘉峪关是天然的长城博物馆。”多次来嘉峪关讲学的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董耀会这样评价嘉峪关的长城。

作为天然的长城博物馆,保护好嘉峪关境内的长城就是在保护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民族象征和民族精神。

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嘉峪关关城视察时殷殷嘱托:“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这是我们的宝贝,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们。嘉峪关是文化标地,要做好抢救性保护工作,以后在修建各类基础设施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破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始终把长城文化资源的安全作为文物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文物法规教育,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物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建立有效的文物保护机制,使文物保护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在落实文物安全责任上,建立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直接责任清单,着力强化管理力度、改善保护状况、提升展示水平。层层签订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坚决守住文物安全底线,常态化开展文物安全培训、消防安全及应急疏散演练等工作。

在加强文物日常管理上,建立“日常监测——综合预报——提前预警——科学保护”的长城保护工作模式,开展关城环境全方位航拍数据采集工作,建立完善田野文物档案。对我市1处世界文化遗产、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26 段43.6公里长城墙体、8 座关堡、49 座墩台、6 段13公里壕堑以及2252件(套)长城博物馆馆藏文物常态化开展月度、季度、重大节前文物安全检查巡查工作,为文物保护建立起一道安全屏障。

在推进文物保护工程和文化项目上,组织实施嘉峪关关城南敌楼墙体保养维护工程,建设魏晋墓旅游环保公厕,编制二分沟庙保护修缮工程现状勘察及设计方案,对隐患进行支护和稳定性加固,拍摄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之嘉峪关》,制定颁布实施《黑山岩画保护条例》,确保了嘉峪关境内的岩画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提升研究水平,推进长城文化价值发掘


长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凝聚的“精神图腾”,长城文化符号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具体的,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心血,需要在新时代更好地创新与传承,更加生动地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以其强有力的文化认同增进华夏儿女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我市持续加强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创新举办系列文体文创活动,大力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方式,讲好长城故事、嘉峪关故事,推动嘉峪关成为国内外长城文化研究阐释高地,凝练弘扬“长城精神”,全面提升长城历史文化影响力。

全面加强长城文化研究阐释,编撰完成《嘉峪关筑城史》《嘉峪关历史文献档案整理与营建史修缮史研究》《我在嘉峪关修文物》《嘉峪关长城历史文化读本》《嘉峪关历史人物辑录》《咏长城——长城诗歌》等专著,编写儿童科普读物《宝贝的宝贝》《家乡的宝贝》,收集整理关于长城精神研究成果,举办公益性文化传播、学术交流活动,邀请董耀会、毛佩琦、赵现海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知名度高的著名长城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多角度、全方位地挖掘长城历史文化价值。

持续推进文物保护课题研究,实施并完成重点人才项目《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展示示范区创意创客人才项目》《嘉峪关市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人才培训项目》,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小微文化产品孵化》《纹样复兴——长城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省级课题《建设河西走廊长城文化圈,打造河西走廊文化旅游圈》《长城精神研究》《嘉峪关金石文化研究》《嘉峪关砖壁画数字化保护传承和展示利用研究》《嘉峪关市工业遗产调查与保护利用研究》《甘肃镇考见略校注》。

深度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了定城砖茶、驿使摆件、嘉峪关养生壶、《嘉峪关关城古建筑三维激光扫描影像绘本》《嘉峪关历史文献档案辑录》等几十种系列文创产品和罗布麻茶、嘉峪关黑小米、果蔬脆等农业特色产品以及野麻湾西瓜文创包装。成功举办两届嘉峪关市文创产品展览会,实施完成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小微文化产品孵化》,完成《嘉峪关文创产品开发研究》等基础性研究工作。

做好长城保护利用,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在一定的物理空间内,展示最有辨识度、生命力和传播力的文化景观,有利于体现文物保护、资源利用和文化传承的统一,有助于将文化资源更好地打造成国家形象和民族符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做好长城保护利用,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断增强长城保护、展示、利用水平。

在规划编制上,我市积极推进《万里长城——嘉峪关文物保护规划》修编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嘉峪关段)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针对文物保护利用现状、文物资源特点、景区管理和文旅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市及时搜集、整理、提交相关基础资料。配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院联合组建规划设计团队,对境内长城墙体及周边环境、独立墩台和关堡进行现场勘察,梳理保护利用机理,高质量完成后续提资工作。

根据国家《长城、长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和关城景区、遗产公园现状,积极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保护规划(草案)》编制单位提出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谋划长城墙体保护维修、长城独立墩台及关堡抢险加固、遗产地监测、文物展示利用、长城保护管理设施提升等5个方面近20项保护传承、研究发掘基础项目。其中,长城墙体保护维修工程2项、长城独立墩台及关堡抢险加固工程7项、遗产地监测项目2项、文物展示利用3项、长城保护管理设施提升及完善工程5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完成了重点文保项目嘉峪关关城南敌楼墙体保养维护工程深化设计,完善长城墙体(夯土)保护维修工程四期、长城独立墩台及关堡抢险加固工程勘察设计方案。推动储备项目前期工作,对已纳入国家文物局2021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文物保护项目计划的《关城景区核心区保护展示项目标识系统提升项目》,编制项目建议书,为长城文化资源展现永恒魅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只要嘉峪关在长城文化的挖掘上用心用情用力,积极寻找能够更好阐释长城文化内在精神价值的宝贵资源,那么,嘉峪关市打造长城文化标志地的“金字招牌”定会借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东风,在新时代大放异彩、光耀华夏!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