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 当警务室内的电话响起,传来部队召回参加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的消息时,我握着笔的手猛地一颤。作为轨道交通公安局抓马山站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这身藏蓝警服已伴随我走过三个春秋,可那句“归队”,瞬间将我拉回曾挥洒热血的军营岁月。

放下手头刚整理好的勤务日志,我对着镜子理了理警帽上的徽章。转业多年,巡逻在熙攘的地铁站台,处理过乘客遗失物品的焦急,调解过口角纠纷的琐碎,早已习惯用耐心与细致守护一方平安。但军人的烙印从未褪色——每天清晨雷打不动的晨跑,值班室叠成“豆腐块”的被褥,还有看到国旗升起时条件反射般挺直的脊梁。

左一  王杰


归队集结的那天,站在熟悉的训练场上,看着身边一张张或青涩或坚毅的面孔,恍若隔世。可当“稍息、立正”的口令响起,肌肉记忆瞬间苏醒,每一个转体、每一次踢腿都精准如钟表齿轮。只是如今的我,口袋里还揣着派出所同事们写满祝福的便签,“注意膝盖旧伤”“等你带着阅兵勋章回来给我们讲故事”的字迹,成了训练间隙最暖的慰藉。

盛夏的训练场像个巨大的蒸笼,汗水浸透迷彩服,在后背洇出深浅不一的盐渍。踢正步的脚步声震得地面发颤,千百人的呼吸在烈日下汇成一股洪流。有次训练间隙,我望着远处飘扬的军旗,突然想起之前在地铁站帮助过的老奶奶。她握着我的手说:“你们警察和军人一样,都是保护我们的人啊。”那一刻突然明白,无论是“警察蓝”还是“橄榄绿”,守护的都是同一片土地上的万家灯火。

阅兵当天,当我们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目光扫过观礼台上迎风招展的红旗,耳边传来山呼海啸般的欢呼。我想起地铁站早晚高峰时涌动的人潮,想起站台上孩子们稚嫩的笑脸,想起派出所墙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烫金大字。原来这身警服与军装,早已在血脉里交融成同样的赤诚。

从军营到警营,变的是制服颜色,不变的是肩上的责任与心中的热爱。生于华夏,见证盛世,何其有幸;身着藏蓝,心怀赤诚,护佑家国,此生无悔!

特别声明:内容来源抓马山站派出所,如需广告等商务合作请联系18853281577,感恩你的关注与分享!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