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新闻

云南临沧:靶向施训赋能增效 全面提升机关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纪委书记、纪检委员依规依纪履职能力和监督执纪基础业务水平,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走深走实,7月22日,云南省临沧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市直机关纪检监察工委联合市人民医院党委,联合举办“2025年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纪委书记、纪检委员业务培训班”。此次培训覆盖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机关纪委班子成员,以及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直属党总支、党支部纪

“三调三解”精准调研,推动勐腊县离退休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日,州委老干部局围绕省州离退休干部重点任务,下沉勐腊基层一线开展调研,聚焦关键领域短板,创新采用“总结经验+交流座谈+问诊把脉+开方治疗”的“三调三解”模式,着力破解瓶颈制约,推动全县离退休干部工作全面提质增效。调研组织阵地,破解银发党建短板难题。以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融合共建为切口,以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调研组深入勐腊县公安局老干部党总支,实地查看学习活动阵地效能

烈日下的“煎守”,护佑暑运安全畅通

上午十点不到,蒋征就已吃过午饭,检查确认当日的作业工具,便乘车前往工地。11点40分的天窗,从单位到作业地点需要一个多小时路程,再提前20分钟在通道门外“三确认”,他算了算时间,十点之前出发误不了天窗。蒋征俯身跪在滚烫的钢轨顶面检查高低病害(张林伟摄)蒋征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阜阳工务段亳州线路车间检查工区副工长,1995年参加工作,2014年入党,线路工技师,先后获得阜阳工务段、上海局集

澜沧江畔党旗红:勐往乡的乡村振兴三维答卷

澜沧江的晨雾还未散尽,曼允村的糯玉米加工厂已机声轰鸣。流水线上金灿灿的玉米粒跳跃翻涌,映照着村民岩温罕的笑脸:“从前守着‘薄地’发愁,如今攥着合作社股金卡,年增收3万!”党旗飘扬,勐往乡党委正挥毫写下产业突围、文明焕新、民生暖心的三维振兴答卷。集体经济:从“薄弱困境”到“逆袭突围”的活力蜕变面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增收模式单一的困境,勐往乡以经营性收入为零的曼允村为试点,通过“村党总支+0.1元入场

“新兴”之火燎原 捷报激荡最强音 ——能源科技党员网格“双绑定”管理创新释放攻坚动能

2025年征程过半,能源科技全体干部职工在股份公司领导和武安本级部署下,锚定“打造国际一流绿色焦化企业”目标,以“党员为核管理网格化”为根本抓手,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转化为破局攻坚的核心动能,全体干部职工在党员引领下凝心聚力,以奋进姿态迎难而上、锐意创新。面对焦化行业价格下行、成本高企的严峻挑战,能源科技交出亮眼“成绩单”——利润总额超预算进度目标162.47%,产能利用率达行

要提高调查研究质量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密切联系群众、厚植为民情怀、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力武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党员干部只有提高调查研究质量,才能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准确把握基层所需、群众所盼,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人民群众愿望。提高调查研究质量要带着“真心”深入一线察实情。调查研究既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力气活,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破解难题的有效工作方法。党员

赴群山耕文化扶贫沃土 凝众智绘乡村振兴蓝图

导语:夏木阴阴正可人,青年躬身沃土间。2025年7月1日至7月15日,浙江大学赴金华武义“文化之光”实践团队一行抵达武义县新宅镇中心小学,携手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师范学院“绿荫壮苗”支教团队开展为期15天的乡村夏令营实践活动,为当地的孩子打开了求知的窗口,并深入调研婺剧文化遗产、后陈村治理经验、产业人才培育等议题,探索乡村振兴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径,把“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理想追求落实在讲台上的一字一

内蒙古开鲁:辅警小崔的护民之路

"走万里路、解群众难。"这是崔志强工作最真实的写照。14年过去了,崔志强靠着一双脚、一张嘴、一副"热心肠",成为辖区治安的"稳压器",更是百姓最信任的贴心人。辖区群众亲切的称呼他为"小崔",听起来是稀松平常的称呼,却是辖区群众对他的认可与肯定。小崔是有着14年警龄、 4年党龄的老警察, 2011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负责内蒙古通辽市开鲁镇主城区的巡逻防控工作,从那时起,每天在辖区走几万步,成了小崔的

不只是游客:旅居者搭建起雨林边的“科学部落”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这片蒸腾着雾气的热带雨林,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一群特殊的“旅居者”——由一众来自国内外一流高校的青年学者集资所建的“林奈实验室”。他们被雨林里昼夜不息的生命律动深深打动,索性把实验室搬进了雨林边的县城,在藤蔓缠绕的秘境中解锁自然科普的新玩法。从政策清单到合作蓝图,架起人才服务连心桥勐腊县旅居人才招募公告一发出,像投下一颗石子,在林奈实

“应星故里”万亩“长寿果”喜获丰收

时下,来到《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的故里——奉新县宋埠镇,天宝、堂庄、三洪、锁石等各村落的山坡地头都随处可见村民们拔花生、摘花生、装车的忙碌身影,一把把颗粒饱满的花生带着泥土的清香,映衬出丰收的美景。目前,正是花生收获的季节,宋埠镇万亩“长寿人参果”正进入采摘旺期。宋埠镇地处奉新县东部,地势以平原和丘陵相结合,境内土地肥沃,雨水充足,非常适宜种植花生。为增加农民收入,该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将这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