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二O二O年北京市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为依据,客观分析北京市收养性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并结合民生智库多年的研究经验,提出提升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的相关建议。
一、北京市收养性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现状
首先,从现状来看,截至2020年底,全市收养性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为41.5%。根据《二0二0年北京市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收养性养老机构584个,床位112848张,年末在院人数46817人,由此可见,2020年全市收养性养老机构的床位使用率仅为41.5%,空置率近六成。
其次,从时间序列来看,自2011年以来的十年间,全市收养性养老机构床位总数与总收养人数均呈稳步增加的趋势,但使用率基本上也都维持在40%上下的水平,其中,2014-2016年连续三年均跌破40%;“十三五”的前四年(2016-2019年),床位使用率处于小幅上升的阶段,但这一增长态势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2020年有所下降(表、图)。
北京市2011-2020年收养性养老机构床位数、收养人数和床位使用率一览表
另据北京市民政局完成的2016年养老设施普查结果,有近20%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到20%,有50%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到50%,一床难求、入住率100%的养老机构只占10%。
实际上,养老机构入住率低并不是北京市独有的,而是一种“全国现象”。以2020年7月29日民政部举行的2020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透露的数据为例,其时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4.23万个,床位429.1万张,收住老年人214.6万人,老年人入住率刚刚达到50.0%。为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同时考虑当前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存在的供给结构问题,《“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已不再保留“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这一床位总量指标,而是设置了“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指标作为实施规划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引领并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相关建议
影响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意愿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受老年人的自理情况、老年人及其子女的理念认知等影响,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的选址、硬件配置、服务供给及其服务质量等也是老年人是否选择入住机构的重要考量。
近年来,民生智库对全国各地养老机构进行了多项个案分析和调查研究,同时对部分居家老年人的机构入住意愿也进行了持续性的需求调查。通过对2020年以来全国1282位居家老年人以及525家养老机构内1563位老年人的调查,老年人在考虑是否入住机构时,其关注焦点的前五位分别为区位、医疗、膳食、收费与服务人员。为此,从提高养老机构入住率的角度,我们建议:
(一)强化品质服务,不断提升机构黏性
1、丰富营养膳食服务,夯实养老服务基础。进一步加强养老机构膳食营养和食品安全管理,在结合老年人身体状况、消化能力和所需营养的基础上,提供合理的营养膳食,同时兼顾老年人的膳食禁忌。有条件的养老机构,鼓励膳食服务的个性化和精细化。
2、配齐医养康养服务,促进医养康护相结合。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者与医疗机构临近设置;没有条件的,与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结合智能化服务平台,打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技术不足等瓶颈,为老年人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并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
3、加强娱乐休闲服务,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基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现状和需求,结合养老机构实际,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娱乐休闲服务,并做好服务反馈和改进,尽量做到服务的精细化和专业化,减少因排斥在常态化生活之外而产生的孤独感,增强老年人的参与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二)夯实综合监管,持续加强养老服务管理
1、推进养老机构分类分级分层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严格依据《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明确不同类别和等级的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标准,通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自评、第三方评估等不同方式,帮助养老机构对照标准,找不足、补短板、提质量,以进一步推动养老机构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2、规范养老机构收费行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48号),加强对养老机构的服务价格收费和定价管理,同时通过随机抽查、专项督查、跟踪审计等方式,规范养老机构收费管理,保障入住老年人利益、规范养老服务市场。
3、加强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专业发展。大力发展区域性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开展护理员专业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培训,加大护理员人才队伍储备;落实护理员培训补贴制度,同时鼓励养老机构内部建立护理员的评价、职业晋升和薪资制度,鼓励护理员参与培训和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内部管理应积极落实人性关怀,持续给予精神情感支持,营造平等和谐的工作环境,促进提升护理员队伍的稳定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