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新闻

不只是游客:旅居者搭建起雨林边的“科学部落”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这片蒸腾着雾气的热带雨林,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一群特殊的“旅居者”——由一众来自国内外一流高校的青年学者集资所建的“林奈实验室”。他们被雨林里昼夜不息的生命律动深深打动,索性把实验室搬进了雨林边的县城,在藤蔓缠绕的秘境中解锁自然科普的新玩法。从政策清单到合作蓝图,架起人才服务连心桥勐腊县旅居人才招募公告一发出,像投下一颗石子,在林奈实

勐腊县老年大学精彩亮相热带雨林文化节 银发风采绽放文化舞台

近日,勐腊县老年大学组织银发学员参加了勐腊县第二届热带雨林文化节,丰富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学员们用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生动诠释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时代风采,成为舞台上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线。全情投入备演,“5+2”模式铸精品。为在活动中呈现最佳状态,银发学员提前开启高强度筹备,推行“5+2”排练模式,全身心投入排练。克服高温天气、身体疲劳、家庭琐事等困难,积极参与排

云南临沧:靶向施训赋能增效 全面提升机关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纪委书记、纪检委员依规依纪履职能力和监督执纪基础业务水平,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走深走实,7月22日,云南省临沧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市直机关纪检监察工委联合市人民医院党委,联合举办“2025年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纪委书记、纪检委员业务培训班”。此次培训覆盖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机关纪委班子成员,以及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直属党总支、党支部纪

“应星故里”万亩“长寿果”喜获丰收

时下,来到《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的故里——奉新县宋埠镇,天宝、堂庄、三洪、锁石等各村落的山坡地头都随处可见村民们拔花生、摘花生、装车的忙碌身影,一把把颗粒饱满的花生带着泥土的清香,映衬出丰收的美景。目前,正是花生收获的季节,宋埠镇万亩“长寿人参果”正进入采摘旺期。宋埠镇地处奉新县东部,地势以平原和丘陵相结合,境内土地肥沃,雨水充足,非常适宜种植花生。为增加农民收入,该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将这一传统

陕西彬州:“双向捆绑”机制促集体增收 干部受益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近年来,陕西彬州市创新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干部补贴“双向捆绑”机制,通过将村干部补贴与集体经济收益直接挂钩,有效破解了基层干部动力不足、集体经济“空壳化”等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发展村集体经济底子差、路子窄,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这些都是客观问题,最关键的因素还是镇村干部”。谈及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彬州市韩

首届中国农业机械(农牧设备)东兴展销会在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成功举办

本网讯(臧玉兴)为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机械领域合作,推动中国畜牧机械技术出口发展,助力国内农用机械制造企业开拓东盟市场新局面,由广西平建投资集团主办的,“2025中国工业品大品类出口东兴基地启动仪式暨首届中国农业机械(农牧设备)东兴展销会活动,于7月4日在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跨境物流中心园区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贵宾代表有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市长李健,河南卫辉市市长王清洲,广西平建投资集团代表谢雁

澜沧江畔党旗红:勐往乡的乡村振兴三维答卷

澜沧江的晨雾还未散尽,曼允村的糯玉米加工厂已机声轰鸣。流水线上金灿灿的玉米粒跳跃翻涌,映照着村民岩温罕的笑脸:“从前守着‘薄地’发愁,如今攥着合作社股金卡,年增收3万!”党旗飘扬,勐往乡党委正挥毫写下产业突围、文明焕新、民生暖心的三维振兴答卷。集体经济:从“薄弱困境”到“逆袭突围”的活力蜕变面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增收模式单一的困境,勐往乡以经营性收入为零的曼允村为试点,通过“村党总支+0.1元入场

云南格朗和乡:从“靠山吃山”到“依山致富”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云南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的千年古茶树已沐浴在暖阳中。茶农们指尖翻飞,采撷的不仅是鲜叶,更是格朗和乡从“靠山吃山”到“依山致富”的崭新故事。守护:生态底色夯实发展基础格朗和乡绿美乡村风貌绿水青山是格朗和乡的金字招牌。五支“茶山护绿先锋队”穿行于1.9万亩古茶园,为每一株古茶树建立专属“身份证”,让千年茶脉生生不息。当“火塘党课”的暖光映亮夜色,党员普法队伍将《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

云南布朗山乡:以作风建设实效提升群众幸福感

云南勐海县布朗山乡“一站式办理、上门式服务”的便民服务理念,获得了广大群众一致好评,这一变化源于布朗山乡党委、政府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的结果,通过深化干部职工作风转变,推动公共服务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被动等待”向“主动上门”转型,让民生福祉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一、以“思想破冰”引领作风转变,筑牢服务根基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强化理论武装,破解“思想僵

烈日下的“煎守”,护佑暑运安全畅通

上午十点不到,蒋征就已吃过午饭,检查确认当日的作业工具,便乘车前往工地。11点40分的天窗,从单位到作业地点需要一个多小时路程,再提前20分钟在通道门外“三确认”,他算了算时间,十点之前出发误不了天窗。蒋征俯身跪在滚烫的钢轨顶面检查高低病害(张林伟摄)蒋征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阜阳工务段亳州线路车间检查工区副工长,1995年参加工作,2014年入党,线路工技师,先后获得阜阳工务段、上海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