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新闻

滕州“友好医院”:新就业群体健康守护新范式

在聚焦新就业群体健康服务的探索中,滕州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打造“友好医院”,精准破解新就业群体健康诉求,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服务新生态。高站位布局:筑牢“友好”根基以顶层设计为先导,制定新就业群体“友好行动”实施方案,出台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十四条措施。明确“友好医院”创建标准,从组织协同、服务供给、硬件建设、优惠项目等维度规范建设。召开3次新就业群体联席会议,整合行业党委、街道、医院等资源,签署党建共建

利辛基层干部过紧日子 铸就民生好日子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在当下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财政收支矛盾依旧突出的大背景下,作为利辛县基层干部积极响应号召,带头过紧日子,这不仅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更是对时代责任的担当,其意义重大而深远。过紧日子,需树立思想上的“灯塔”。“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无数历史经验警示我们,勤俭节约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奢靡享乐则是灾祸的根源。利辛县基层干部应时刻保持过紧日子的思想意识,将艰苦奋斗、勤俭节

政协一线体验“高效办” 聚智献策优服务 ——政协委员深入政务服务中心开展“走流程”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走深走实,7月24日,扬州市江都区政协主席葛智勇率副主席樊洪喜、卫国文,秘书长仲晓刚及部分政协委员,莅临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协委员走流程”活动,为中心优化服务聚智献策。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同志全程陪同并介绍相关情况。图片:政协领导深入政务服务中心开展“走流程”活动在中心工作人员引导下,政协委员们转换身份,以办事群众和企业视角

“界碑红”映边陲: 勐海县以党建织密城乡治理“防护网”

在蜿蜒绵长的146.556公里边境线上,庄严的界碑矗立其间,汉族、傣族、哈尼族等多民族群众世代繁衍生息。面对跨境管理、民族融合、边民服务等复杂课题,勐海县紧握党建“金钥匙”,将红色引擎嵌入城乡治理各环节,让党旗在边陲高高飘扬。党建+“守边固边”,强化政治引领。构建“五位一体”守边机制,以党委为核心,联动政府、边防力量与边境群众,组建“党员治安巡逻队”常态化联巡联查,形成“党统筹、政管面、军管线、

新兴铸管武安本级文化品牌阵地的建构之路

锚定文化根脉:在工业遗产中寻找品牌基因新兴铸管的文化阵地建设,始于对企业独特历史基因的深度挖掘。作为由铁道兵援建的“军钢”转型而来的央企,其文化血脉中交织着“军工基因、工业记忆、改革精神”三重特质。当前,武安本级“双馆双雕一长廊·军钢文博园”构成的文化空间正成为军钢人的精神坐标。它并非凭空搭建的文化符号,而是由工业遗产、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交织而成的立体叙事。这里的每一处空间、每一件展品,都扎根于军

云南布朗山乡:以作风建设实效提升群众幸福感

云南勐海县布朗山乡“一站式办理、上门式服务”的便民服务理念,获得了广大群众一致好评,这一变化源于布朗山乡党委、政府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的结果,通过深化干部职工作风转变,推动公共服务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被动等待”向“主动上门”转型,让民生福祉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一、以“思想破冰”引领作风转变,筑牢服务根基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强化理论武装,破解“思想僵

夜访响堂山:一场跨越千年的深情邂逅

当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悄然消散在地平线,夜幕如一块巨大而深邃的深蓝色绸缎,轻柔且神秘地覆盖了峰峰矿区的响堂山。白日里那炽热的暑气,如同一场短暂的梦境,渐渐退去,只留下一片清凉与宁静。此刻,响堂山宛如一位从沉睡中悠悠转醒的老者,缓缓张开它宽厚的怀抱,迎接每一个前来寻凉与探幽的灵魂。我随着熙攘的人群,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踏入这片夜的领地。刹那间,仿佛一脚迈进了时光精心编织的绮梦之中。周边的村民们,携老扶幼

500 万抖音网友热捧!这座千年皇家石窟凭啥爆火?

近日,河北邯郸文旅热度在抖音一路“狂飙”,强势出圈,成为网友热议焦点。众多文旅达人纷纷奔赴邯郸,而其中的响堂山石窟更是以超 500 万热度 C 位出道,引发全民关注。这座隐匿于岁月长河中的千年石窟,究竟藏着何种魅力,引得无数网友为之痴迷?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响堂山石窟的“火爆密码”。皇家敕建,北齐礼佛圣境响堂山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绝非普通民间工程,而是正宗的帝王手笔。北齐时期,皇帝高洋

奉新宫保地:与退役老兵共庆八一凝聚社区活力

8 月 1 日上午,奉新宫保地社区会议室里清爽如春,“忆军旅岁月・聚社区温情” 共庆八一主题活动在此隆重举行。活动中,退役军人代表们踊跃分享了自己的军旅故事,从初入军营时的懵懂青涩,到并肩同行中淬炼出的生死情谊,一幕幕鲜活场景引发在场人员共鸣。分享结束后,大家一同观看《红海行动》,感受了军队的硬核实力与使命担当。最后,社区工作人员为每一位退役军人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慰问品,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与关怀。此

菌香漫沃野 产业兴乡村 ——辽宁北票市黑城子镇花菇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纪实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在辽宁北票市黑城子镇的田野间,一簇簇饱满厚实的花菇正从菌棒中探出头来,不仅撑起了农户的"钱袋子",更串起了一条从田间到市场的全产业链。花菇作为香菇中的珍品,以独特口感、丰富营养和广泛市场应用稳居食用菌产业重要地位;如今随着大众健康意识提升与高品质食材需求增长,其产业规模持续扩容。深入剖析花菇产业的经济效益,既是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的关键,更是撬动农民增收、推动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