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 (通讯员 傅琳琳 孙兴文)近日,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利用大宗股票“分拆”处置系统,成功拍卖青岛昌盛日电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恒申新材8181万余股股票,线上围观人数近10万人,成交金额高达3.56亿元,切实保障了申请人、案外人等多方权益。
创新打造大宗股票“分拆”处置系统
时间回溯至2023年2月,打包整体拍卖、证券公司强制售出是处置大宗股票的主要方式,但整体拍卖对竞买人资金能力要求较高,且在二级市场强制售出股票容易造成股价剧烈波动,造成投资人经济损失。为解决这一困境,结合股票处置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实践经验,市南法院联合京东拍卖创新打造大宗股票“分拆”处置系统。该系统是全省首个“打包上拍、分拆竞买”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股票的司法拍卖系统,是市南法院加强金融案件执行工作,不断提升金融司法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分拆”处置大宗股票有四大优势
与传统拍卖模式相比,“分拆”处置大宗股票有哪些优势?
一是处置信息受众更广泛。执行法官通过京东拍卖平台向公众推送股票处置信息,能够大幅提升发布处置信息的有效性。
二是询价竞买机制更高效。竞买人可根据实际需求,在规定区间内灵活选择股票申报数量,还可在起拍价基础上根据加价幅度自由出价,最大限度实现执行标的物的价值变现。
三是竞拍流程操作更便捷。竞买人不需单独注册证券账户、下载关联软件,只需打开京东拍卖平台,根据操作指示即可参与大宗股票“分拆”拍卖。
四是权益保护机制更完善。拍卖结束时,按照“价格优先>数量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自动匹配成交结果,切实保障竞买人的合法权益。
“分拆”处置大宗股票累计成交额超60亿元
大宗股票“分拆”处置系统一经推出,就得到上级法院充分肯定。2023年12月,青岛市南法院通过“分拆”方式成功处置34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票,为申请人挽回经济损失8700余万元。此后,青岛市南法院持续发力,已累计通过该系统“分拆”拍卖股票1亿多股,成交金额达4亿余元,切实将胜诉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变为“真金白银”。两年间,大宗股票“分拆”处置系统在全国法院系统引发强烈反响。截至目前,已有105家法院通过该系统进行大宗股票“分拆”处置,累计成交金额超60亿元。
下一步,青岛市南法院将继续坚持以科技赋能执行攻坚,积极探索“分拆”模式在大宗财产处置中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财产处置工作提质增效,努力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来源:青岛市南法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