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 境外一条指令,国内街头便多出一张“桃色陷阱”,他们躲在加密软件后,指挥着“跑手”在深夜的街巷穿梭,将涉诈二维码贴在一辆辆汽车的后视镜,这种城市“牛皮癣”不仅影响着车主的日常生活,还藏着无数诈骗陷阱。近日,青岛市公安局李沧分局根据线索深挖细查,成功抓获两名上游电诈团伙成员。
办案民警在前期工作中发现,多名在街头张贴“上门”“网贷”等涉诈小广告的“跑腿”人员,均通过境外加密聊天软件与“上线”联系,按张贴数量线上接单、结算,李沧公安立即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最终锁定两名负责在境外指挥、策划的团伙成员赵某与陈某。
经周密侦查,9月中旬,专案组获悉,赵某、陈某将有短暂回国行程,立即部署抓捕方案。9月17日,抓捕组在上海将二人抓获。到案后,赵某、陈某对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据交代,二人于2024年年中,偷渡至境外加入诈骗团伙,通过招募底层人员张贴小广告,进行“地推”引流,一旦有群众扫描广告二维码“上钩”,团伙便按照精心设计的流程,运用专业话术脚本,针对不同受害人的心理弱点步步设套,最终实施诈骗,造成群众财产损失。目前,赵某、陈某已被李沧公安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小广告”套路分析
1.“涉黄”+刷单诈骗:不法分子以“完成任务即可免费约”为诱饵,诱导受害人充值。前期给予小额返利,待受害人加大投入后,以“系统故障”等借口要求继续转账,最终骗取大额资金。
2.“涉黄”+网络赌博:不法分子以“押注包赚不亏,换取上门”为幌子,诱使受害人参与赌博。通过后台操控胜率,先给予小额盈利,待受害人大额投注后,卷款消失。
3.“涉黄”+裸聊敲诈:不法分子窃取受害人通讯录后,引诱其视频裸聊并录屏,随后以不雅视频威胁敲诈。受害人往往因顾及颜面而被迫多次转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