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翔 吕勇进 通讯员 孙兵兵 青岛报道)项目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海洋重点项目观摩,既是一次“亮绩”“赛绩”的舞台,也是一次对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的检验。

5月18日,青岛市组织开展全市海洋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带队,对4个区(市)5个海洋重点项目进行了实地观摩。各区(市)和相关市直部门、单位共40余人参加观摩活动。

近年来,全市海洋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决策部署,不断强化海洋领域“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聚焦优化海洋领域营商环境,不断规范项目推进服务管理机制,出台了《青岛市海洋领域重点项目推进服务管理办法》,建立了周调度、月通报、季讲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项目调研,召开市委海洋委专题会议,推动解决制约项目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结合年度项目建设规律,系统梳理全年项目建设思路和重点工作,形成“1+6+10”工作新模式,推动海洋重点项目服务管理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日趋完善。建立了海洋重点项目库,滚动推进100个左右总投资2000亿元的海洋项目建设。目前,总投资2021.88亿元的90个海洋领域重点项目中,新开工项目17个,续建项目59个,开工建设项目共76个,开工在建率84.44%;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79.6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19.4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42.72%。今年一季度,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增长5.9%。


观摩活动中展示的5个项目,都具有鲜明的海洋产业特色。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科技中心项目,是海洋水产研发和蓝色种业发展的代表项目。总投资6.4亿元,重点强化海洋药物、海水养殖、遗传育种基础研究,入驻管华诗、麦康森、包振民院士团队,筹建水产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科技攻关,服务支撑“蓝色药库”“蓝色粮仓”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生命和水产学科领域科研平台,为海洋渔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开拓空间,推动水产学科和蓝色种业登顶世界一流。

712所船用大型特种电机二期项目、中海油流花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项目,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代表项目。其中,712所船用大型特种电机二期项目,投资6.73亿元,建设综合联调试验室和特种电机生产车间,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功率等级最大、配套设施最全、试验能力最强的综合电力系统试验室,进一步满足海洋防务装备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需求,实现舰船推进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提升我国船舶海工装备产品的竞争力。


中海油流花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项目。总投资9.1亿元,是世界首个抗台风圆筒形FPSO,也我国自主设计的亚洲首艘、世界第七艘圆筒形FPSO。工作水深324米,高36.5米,主甲板最大直径达94米,是常规船型FPSO的1.5倍,原油储量达10万吨,日处理油近6000立方米,设计寿命30年,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项目突破单点系泊系统等传统工艺限制,形成两项专利和五项新工艺,打破了国外专利技术垄断,全面提升我国海工装备制造能力。

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创新转化中心项目,是海洋科研和海洋设备制造的代表项目,总投资5.98亿元,充分发挥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与俄罗斯、乌克兰等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的国际合作关系,面向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共享海洋科学与技术共同体。已建成“中—白海洋新型光电技术”“中—乌海洋声学国际技术”“中—德新材料技术”“中—俄海洋与极地环境监测技术”国际合作创新中心,孵化4家海洋类高科技企业,转化科技成果30余项,相关成果突破了国家海洋战略急需的海洋核心传感器与高端仪器、智能浮标、智能潜标等10余项“卡脖子”技术,全面提升我国海洋监测装备国产化率,将带动引领我国海洋监测装备的发展方向。


海大生物产业园项目,是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的代表项目,总投资10.08亿元,建设海洋生物制品数字化GMP生产车间、研发中心、中试产业化基地等,生产海洋多糖动植物免疫增强剂、海藻聚谷氨酸微生态制剂、鱼蛋白植物生长刺激素等海洋生物制品。其中,SEA-D30、APAA等海洋生物刺激素产品均属全球首创,技术水平国际领先。项目达产后,实现年产海洋寡糖、海洋生物酶制剂、海藻聚谷氨酸微生态制剂共约2000余吨产能规模,实现年产值14.8亿元。

下一步,全市海洋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十二届省委海洋委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明确思路打法、完善工作机制,在海洋经济发展中找准切入口、招引大项目、破题产学研,全力开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奋力谱写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新篇章。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