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吕勇进 崔启昌 通讯员 陈天)7月28日上午,青岛市黄岛区滨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张丽带领各社区专员及村级组织负责人、城管办负责同志到洋河镇考察学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与洋河镇分管负责同志进行工作交流。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自2023年以来,胶州市洋河镇以《青岛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2023年工作方案》工作要求为落脚点,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强化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打法,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新突破。
洋河镇为实现村庄常态化管控机制的长效运转,创新工作思路,根据责任区域与职能划分,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项办公室,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合同,在全镇范围建立“人居办+第三方+人居环境专员+村干部、网格员、公益岗”的四层监督体系,每日对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巡查,及时跟进督导整改,通过责任分配、联管联控、共同监管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在日常。
村庄实行村庄网格化管理,压实责任主体,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优化农村网格队伍,编制一张“1+1+X+N”党群“连心网”,“1+1”即每个网格内,由一名村于部担任网格长,带领一名综合网格员,做好网格内环卫环保、治安管理、安全生产、民情上报等各项工作。“X+N”即:每个村庄X名党员,每人联系N家群众,党员履行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之职责,充分发挥网格员、公益岗位、保洁员、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的作用。
开展“六边”综合整治行动,将村边打造成“花边”,在村边、路边等地播撒花种,种植花朵,美化乡村环境,将村周边闲置土地利用起来,组织村民集中摆放农机农具;开展“美丽庭院”行动,健全门前三包制度,由村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群体带头整治自家门前,将自家门前整治成标准,鼓励村民学习效仿。在相沟村,村委鼓励村民将自家闲置物品,例如冰箱、水箱、轮胎等物品捐献出来,种植绿植鲜花,摆放在庭院门口,道路两侧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在洋河镇大相家村,村内不设置垃圾桶,由第三方公司每日入户上门收集垃圾,统一处理,针对“四大堆”、柴草堆等问题,将村周边柴草进行粉碎处理,将碎末沤进地里用作农作物肥料或运至养殖场做肥料。
下一步,青岛市黄岛区滨海街道将持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滨海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办法》,推进整治工作重心由村内向村外延伸,由村域向路域拓展,聚焦村周、路域周边“四大堆”、垃圾堆体等问题重点监督,做到全面清理。滨海街道将汲取洋河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宝贵经验,借鉴洋河镇优秀工作机制,查找自身不足,取长补短,扎实推进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