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吕勇进 崔启昌 通讯员 陈玫含)开学伊始,家长和孩子们重启了新的作息规律,尤其是迎接校园生活的孩子们,面对新学期、新目标、新班级,可能会随着身体及心理的成长,产生孤独、无原因的心烦、落差感、厌学等心理困扰,需做出很多生活节奏和心理方面的适应。很多家长无法理解孩子的各种“不听话”及厌学情绪,甚至小部分家长可能也会为孩子的不上进、成绩差感到无奈和愤怒。其实,“不听话”可能与孩子产生的冲突有关,其背后是孩子来自心灵的“需要帮助”的呐喊,而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呵护心灵,使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更加顺畅呢?作为精神疾病专科医疗机构,青岛西海岸新区第六人民医院给你支招。
一、孩子篇
1.接纳自己,接纳生活:初入校门的一年级小学生,亦或是课业压力较大的初中生,面对新学期、新班级、新的老师和同学,新鲜感过后,是节奏较快的课业负担,有些学生会产生自己不再是独一无二的失落感,或是没有玩伴的孤独感,有些孩子上学之前会有不想进校门的想法。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同时接纳自己的所有优点和缺点,开心做自己。想着进校门不仅仅是考分数的,而是来长知识的,每天让自己进步一点点,跟自己的昨天比,保持学习的动力,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刻苦的学习态度、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热爱学习的兴趣,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2.认识和表达情绪:承认情绪是属于自己的,也是真实的,是很多同学都会产生和体验到的。不妨在课余时间和信任的同学或者优秀的同学交流,分享当下的情绪感受,将自己的疑虑和不安表达出来,也可以通过写日记、跟父母好友倾诉、大汗淋漓的运动等方式,体验孤独、无助、兴奋、开心、烦恼、热烈等各种情绪状态,把情绪看成身体的一部分,拥抱情绪,合理表达情绪。
3.作息规律,转移注意力:丰富课余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唱歌、弹琴、绘画、手工、看书、运动等等,转移注意力。通过在校时间的学习、竞争,回家后的忙碌让自己远离手机,保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4.寻求帮助,积极应对:如果自己的心理状态通过自我调适,仍然很困惑、苦恼,可以寻求学校心理老师的帮助或者拨打新区的心理援助热线及选择信赖的专业医院、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
二、家长篇
1.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和空间:孩子最好有独立的空间,不受打扰,孩子的书桌、书籍、学习用具等物品也最好不要随意挪动。尤其有二胎的家庭,尽量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孩子自己的空间,给孩子自始至终的安全感和独立感。
2.默默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最好默默观察,顺其自然地从细节观察。孩子的注意力是转移较快的,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孩子每天都有心理需求的,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一成不变的心理状态的,孩子的心理变化可能就像螃蟹成长换壳,在不经意间变化了。家长面对变化,多觉得无所适从,觉得孩子“翅膀长硬了,不听话了、不可理喻了,胡搅蛮缠了”,不敢面对孩子的心理变化产生的不良行为,不敢接触孩子的新成长,经常是孩子的叛逆成长倒逼家长的各种适应,从而错过了引导孩子的最佳时机。家长可以多学习了解心理知识,熟悉儿童青少年心理特点、厚积薄发,润物细无声。尽量不要仅仅体现在口头询问或者焦灼的目光,大多数孩子可能会从您期盼的眼神、焦急的话语中感受压力,避免过度关注。
3.倾听和接纳孩子:无条件的倾听孩子,接纳孩子的所有优点和缺点。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也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倾听是最好的缓解孩子焦虑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家长可以因材施教的引导,但不能强行要求。自己的孩子可能在哪些方面不如其他孩子,可能达不到家长的期望值,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发挥特长,科学引导、合理鼓励,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4.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有效陪伴:生活节奏较快的家长,在孩子面前需要慢下来,返璞归真,回到我们小时候的节奏,慢慢等孩子,等孩子穿好衣服、等孩子磕磕绊绊的说完话,等孩子断断续续的说完不是很重要的话题,和孩子在一个节奏上、一个频道上,进行情感交流,共情孩子的想法,孩子身心舒展了,即为有效陪伴。有效陪伴是种子,也是孩子前行的动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