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勇进 崔启昌 青岛报道) “刘永凯理事长很有爱心,乐于帮助人,俺作为合作社的社员,一直得到他在苗木管理、销售等方面的支持,要是没有他的传帮带,俺的苗木生意不会有今天这么好的业绩。”初冬时节,草木皆黄,但在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院上村众多的花卉苗木园区内却依然洋溢着盎然春意。葱郁的枝叶,欲放的花朵,在暖意盈人的各色大棚内生机勃发。作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有名的花卉苗木专业村,这些年来,村民们靠着执着的创业理念,用一株株绿树和一棵棵花卉趟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在这条前景灿烂的道路上,刘永凯是一位受人尊重、令人为之广泛点赞的“带头人”。笔者来到他“掌柜”的即墨市春绿园艺场时,几位正在此“取经”的合作社社员连忙向笔者夸赞起他的好来。笔者虽对刘永凯有所耳闻,但对其创业过程中的细节了解不多,听到一些社员对他的赞语,我觉得他应该是位有故事的人。
刘永凯很帅气,1983年出生的他大专毕业,是一名党员。大学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院上村,先是出外当过几年工人,后来他跟随父亲在村里从事花卉苗术经营,笃定在这个行业努力做大做强,用辛勤付出和智慧才能创富增收。2005年,刘永凯在注册成立的即墨市春绿园艺场当上了总经理。2016年,他被推选为青岛院上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多年来,他在其位谋其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遗余力地引领广大社员做大产业,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院上村开展花卉苗木产业的群众基础较好,但由于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加之周边区域需求市场的相对饱和,村内一些靠“单独打斗”吃产业饭的村民一时适应不了这种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形势,花卉苗木依旧是传统品种,技术管理相对滞后,走出区外、市外寻求销路拓展市场的能力不够,从而一度导致效益下滑。这些问题刘永凯一直记挂在心里。“都是街坊邻居,大伙儿心里都装着向往富裕的信念,创富的道路上都不应该掉队呀!”刘永凯受家庭良好的家风熏陶及父亲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言传身教,对携手抱团同走富裕路的概念认识深刻。他起初创办的春绿园艺场一直都是村民学习参观、商讨技术、研判市场、推广服务举措的“根据地”,不吝啬观点和技术,甚至在移栽、培育、嫁接等技术环节中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有所需求的村民,这是刘永凯一以贯之的做法。
2016年,刘永凯被推选为青岛院上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上任后,他积极带领合作社新成员以及村里的其他苗木种植户走出去开阔眼界,明晰发展思路,学习先进技术,足迹遍及江苏、四川、湖南、广西、云南、湖北等地。“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开拓思路,引进品种和技术,花卉苗木产业才能跟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才能更有效地服务并满足于市场需求。”刘永凯对自己的做法有着全新的认识。在经营中,刘永凯和合作社社员们果断淘汰老化且不受市场待见的花卉苗木品种,优选并保留耐冬、茶花、桂花、红枫、紫薇、木瓜、海棠、黑松等品种,在此基础上,还广泛引进了广玉兰、小叶黄杨、黄金万两、玉针松等树种。“每逢初春时节,我们都根据市场销售趋势,根据事先预约,到广西、贵州、四川、湖北等地引进多样树种,对适应性强、成活概率高的树种直接供给需求单位,通过订立合同的方式,分别不同年限,通过精心管护确保所植苗木成活,降低供需双方成本,提高绿化美化收益。”刘永凯在介绍其花卉苗木产业经营时,让人有种如数家珍、了然于胸的感觉。当笔者提及一时无法适应北方环境条件的引进树种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时,他说:“养护这类引进树种得像抚养孩子一样用心。先让这些苗木在苗圃的暖棚内住下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其栽植、浇水、修剪、嫁接、打药、施肥,短的一年,长的两三年,等他们完全适应气候环境后再移出,让它们上岗履职。”刘永凯说,虽然这样会持续加大生产成本,但是能进一步提高苗木成活率,能进一步提高苗木的绿化美化效益,作为经营者是应该认真做到的。
采访了解到,院上村有近300户村民,从事花卉苗木种植、栽培的村民占总户数的90%以上。村里经营的苗木达300余种,树木200余种,全村苗木种植面积超过1300亩。这些年,已辐射带动周边10多处镇(街)40多个村庄的村民从事这一产业,拓展苗木种植面积3000多亩,吸纳劳动力1000余人。其花卉苗木市场由原先的即墨、崂山、青岛拓展到潍坊、烟台、威海、日照、大连、天津、北京等地,合作社社员仅此一项每人每年平均增收2万多元。
“花卉苗木经营是院上村的传统优势产业,如何把这个传统产业做强做优?这是合作社一直在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们总的观点是不忘初心,抱团发展,引进技术,强化服务,致力追求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造福社会,富足大家,持续走好共同富裕道路。”采访结束时,刘永凯表示,在创新发展,服务社员的过程中,他责无旁贷,将引领大家踏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不负期待,让院上村,乃至周边村的每一位合作社社员及村民从辛勤劳动中受益,从共同富裕的理念和实践中获得富足的幸福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