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勇进 崔启昌 通讯员 丁芹青 青岛报道)今年3月24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生命至上,全民行动,共享健康,终结结核”。为做好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创造良好的健康生活环境,提高辖区居民身体健康状况,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中心卫生院组织公共卫生科相关专业人员,在卫生院门口、卫生院门诊大厅等处,开展防治结核病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本次宣传活动共向群众发放宣传科普材料数百份,解答群众相关咨询50余人次。现场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宣传折页等形式,向就诊群众进行现场咨询和宣传普及,让群众充分认知结核病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了解肺结核的传染途径、症状与怎样确诊,使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升健康水平。
据六汪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相关专业人员介绍,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发生在肺部,称为结核病。肺结核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两周以上,痰中带血,有的人会低热、盗汗、胸痛、食欲缺乏、疲乏和消瘦。肺结核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使人的肺部病变不断扩大,从而影响健康、工作、生活,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传染家人和朋友。

        六汪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相关专业人员介绍说,肺结核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菌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在人口密集的学校、工厂、福利机构等场所,可能会因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发现不及时导致结核传播和聚集性发病。肺结核的主要检查项目有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必要时刻进行痰培养检查。有肺结核病症的人应到专门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检查。诊断为肺结核后应立即服药,多药联用,不能中断,坚持治疗(至少6—8个月)。任何治疗的改变应通过医生决定。遵从医嘱、坚持正规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可以治愈。凡是与肺结核患者经常接触的人,如出现咳嗽、咳痰超过两周,应怀疑得了肺结核,需及时就诊。
       就如何预防结核病问题,六汪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相关专业人员介绍说,婴幼儿按要求接种卡介苗,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力。及早发现周围的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人员要尽早进行结核病筛查,并采取分室居住、消毒等措施预防感染,做好健康监测,关爱肺结核患者并督促其接受全程治疗。尽量少参加通风不良、人员密集场所的活动,远离结核传染风险。肺结核患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掩口鼻,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要戴口罩,减少结核病传播风险。规律生活、平衡心理、合理膳食、适度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据了解,结核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积极预防感染。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