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勇进 崔启昌 通讯员 金维杰 青岛报道)他连续16年被评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优秀农村干部,带领一个“空壳村”变身集体经济强村;他以让村民腰包鼓起来为目标,带领村“两委”班子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实现村强民富……他就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河东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曲功军。21年来,曲功军带领村民修路、盖新房、办产业、谋发展,如今的河东经合社,荒地变绿了、村子变美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泊里镇河东村党支部书记曲功军
团结班子带头干,村庄家底厚起来。2001年底,曲功军担任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河东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河东村“一穷二乱人心散”,人均收入很低,村集体欠外债3.5万元,村干部没人愿意干,村集体经济处于“空壳”状态。
面对重重困难,曲功军始终就认一个理:只要村“两委”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在曲功军的带领下,河东村“两委”班子团结一心,真抓实干。他首先从催要村集体欠款入手,带领村干部四处奔走,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成功收缴完欠款,同时将村集体房屋全部腾出,并把沿街房修缮粉刷,租赁给6名村民作为生产车间。2002年村集体收入了16万元,通过“滚雪球”的方法发展经济,到2006年河东村公共积累达到了120万元。
村民住进新楼房,每月能领养老金。河东村是泊里镇驻地村,地理位置虽然相对优越,但可利用土地较少。2006年,针对部分村民没有宅基地问题,曲功军主动提出村庄改造方案,经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后和山兴房地产公司合作,建设了两座居民楼,以低价转让给本村村民,大幅度解决了部分村民没房住的困难。
随着董家口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泊里小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河东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曲功军同村“两委”经过多方调研、论证,规划建设了7座居民楼、2座商务办公楼,开发建设了河东村东方嘉苑小区,通过销售为村集体挣了“第一桶金”。
“以前我对自己有个承诺,就是早日让老少爷们住上楼房,并让他们安心上楼,没有后顾之忧。”曲功军说。2007年,该村人均土地不足0.2亩,曲功军积极取得泊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为全村农业户口村民办理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现在,年满55周岁的女村民和年满60周岁的男村民,每月可领取397元的养老金,为村里的老年人赢得了一份生活保障。
培育苗木增收入,村民日子更红火。村民的信任成为了曲功军继续前行的动力,但他对取得的成绩并不满足,因为在他心里,还远远没有达到他的目标——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让村民的日子红火起来。2013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河东村着力打造苗圃种植基地,申报了220亩土地进行苗木培育。从2016年开始,年销售苗木便达到了50万元以上,为村集体的增收又打造了一个稳定的平台,村庄年均收入达到了200万元以上,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到2021年底,村集体资产达到了7600余万元。近年来,在曲功军的带领下,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曲功军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实现了村庄的完美蝶变。“感谢这些年大家伙儿对我的信任,跟着我一起奋斗。”曲功军表示,要把村民的信任作为今后工作的动力,真心为村民所想、热情为村民服务,带领村民在幸福小康路上越走越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