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勇进 崔启昌 通讯员 韩晓晴 青岛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做好新形势下新市民管理服务工作,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创新“一四四三”工作机制,推动新市民管理服务工作系统化、精细化、高效化、个性化发展,增强新市民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实现“新老市民一家亲”,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建立一个专班统筹,推动新市民管理服务系统化。张家楼街道高度重视新市民管理服务工作的推进落实,成立了由街道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责任站、所和管区为成员的新市民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街道社会治理中心。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共同推进新市民管理服务工作常态化、系统化开展。
统一思想认识。街道新市民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强化责任担当,系统部署工作,推动各成员单位履职尽责,从严从实作风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完善工作流程。实行周汇总、月调度,全面掌握工作情况,深入剖析问题原因,建立“问题清单”,系统推进新市民管理服务工作各阶段、各环节重点内容。
制定评价机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完善督查督办、绩效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制定新市民服务管理考核评价办法,科学设立考核评价指标。
压实四级网格管理,推动新市民管理服务精细化。结合新市民工作实际,为全面掌握新市民数量及分布情况,张家楼街道进一步优化四级网格管理架构,科学划分基础网格59个,微网格232个,压实微网格负责人责任,全面掌握微网格内所有新市民信息,做到手中有帐、心中有数。
划细责任网格。明确网格职责,完善“街道、村、网格、村民小组”四级无缝隙、全覆盖管理架构,按层级赋予相应职责,将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到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对落实不到位的追究相应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细。
精准摸排核实。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采取“网格负责属地+责任站所负责行业”双线合并的方式,协调社会服务、市场服务、公益服务等多方资源,进行全范围、全周期“地毯式”拉网摸排,共同收集核实新市民动态信息,累计核实9207条数据信息,目前纳入管理服务的新市民3150人。
强化技术支撑。坚持以数字化赋能网格化管理,推动网格化管理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治理”跃升,通过共享通讯运营商数据、扫码登记自动识别信息等方式,利用大数据手段整合条块数据资源,分析人口流动情况,实时掌握新市民动态信息,为常态化工作开展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多点宣传发动。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新市民管理服务工作宣传,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知晓度、关注度和参与度,在全街道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强化四大平台联动,推动新市民管理服务高效化。为真正打通服务新市民管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街道以综合治理、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社会协同四大平台为依托,以统筹协调、覆盖全面的基层治理网络为抓手,推动形成数据互通、工作互助的协同机制,为新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及时发现问题。设立24小时“一家亲”服务热线,为新、老市民提供便捷的问题反映渠道,畅通“诉速办”平台上报,加强网格员日常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网格内的问题,第一时间掌握群众的诉求。
迅速移交问题。将发现的问题通过街道联动指挥中心进行综合研判、精准分办,经四大平台移交至相关部门办理,实现问题“多口上报、一口分办、联合承办”,形成全流程、信息化、联动化的问题处置机制。
有效解决问题。通过社会治理信息平台统筹调度,发挥四大领域平台的联动处置作用,综合协调各职能部门参与解决实际问题,多点发力、形成合力,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社会治安联防、矛盾信访联处、突出问题联治”的目标。同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短板弱项”,动态检验基层治理工作成效,切实做到精准发力、有的放矢。
打造“三心”服务品牌,推动新市民管理服务个性化。张家楼街道秉持“来了就是新区人”的工作理念,打造新市民管理服务“倾心、放心、暖心”的“三心”服务品牌,推动形成“服务新市民、共筑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邀请新市民填写满意度调查表
“倾心”服务解民忧。强化党建引领,把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网格末梢,及时了解掌握新市民诉求、问题隐患、矛盾纠纷和社情民意,力争“无盲区”“无死角”,用心、用情、用爱与新市民沟通,真正做到用行动消除距离。建立完善新市民积分制管理制度,推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共治共享格局。
消防隐患排查
“放心”服务纾民困。进一步规范村级党群服务站、社会治理服务站、便民服务站建设,为新市民提供家门口的政策咨询、代办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企业家会客日”等机制,变“被动回应”为“主动服务”,为有需求的新市民提供“一站式、全程式”跟踪服务,跑出新市民服务加速度。
带领新市民参观文化产业
“暖心”服务惠民生。依托“农民夜校”平台,开展技能培训、环境整治、乡风文明、民俗传承等系列活动,为新市民上好政策必修课、技能选修课、道德情感课,提升认识水平,增强致富能力,助力互助友爱,充分调动广大新市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新市民真正融入“第二故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