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勇进 崔启昌 通讯员 战婷 青岛报道)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聚焦“五为”服务,围绕“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重点对象,深入开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等各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为“老”志愿服务,提升老年人幸福感。“为老”志愿服务是重要的民生工作,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大村镇把“为老”志愿服务作为一项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有效载体,坚持多措并举,通过综合监管、走访摸排、集体调研等方式精准对接老年人需求,开展爱心义诊,流动体检、心理健康指导、智慧助老等系列活动,不断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物质各方面服务需求,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为“小”志愿服务,促进少儿全面发展。“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公物吗?”“如果发现有人破坏公物怎么办?”“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公物?”在大村小学的课堂上志愿者为孩子们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宣传课,也是大村镇开展“为小”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大村镇依托各文明实践站阵地,精准对接服务对象和服务需求,开展文化进校园,“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宣传,青春期心理健康专题教育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同时,大村镇少年儿童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真切关爱。大村镇联合青岛社会工作事务中心打造一米阳光爱心驿站,开展暑期看护,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志愿服务。六一儿童节,春雨爱心公益助学团队为理务关小学的每一位学生精心准备了礼物。青岛税务局领导到大村镇走访慰问困难学生,切实帮助困境儿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
为困难群体志愿服务,兜牢民生底线。民生无小事。大村镇瞄准困难群体最急需最迫切的问题,依托文明实践站、所,多措并举扎实做好困难群众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建立包村干部帮扶机制,志愿者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困难群众送去米、面、油、被褥等生活物资,了解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及时解决困难需求,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关怀和温暖。截止目前为止,大村镇文明实践站所累计开展帮扶服务600余次。
自疫情发生以来,文明实践站所开辟核酸检测绿色通道。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敲门行动”入户检测和为现场核酸检测的困难群体开展优先检测“多帮一”便利服务,让困难群体安全,快速,有序,高效地完成核酸检测工作。
开展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志愿服务。大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十分注重辖区村民的“心灵呵护”。为做好志愿服务工作,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对少年儿童开展“心理专家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加强生命教育、突出人文关怀。对家长开展“你问我答”活动,解答家长在健康养护幼儿上的问题与困惑。同时设立应急心理援助热线,为全镇村民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帮助他们缓解情绪,解决心理问题。截至目前已开展咨询接待20人次,咨询40小时,得到了村民的好评。
开展为社会公共需要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民文明素养、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村镇聚焦社会公共需要,全力打造多元化、全方位的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以来,大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垃圾分类、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移风易俗等活动20余次,累计发放资料800余份。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大村镇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闻令而动,快速响应,有序参与到人员排查、信息采集、健康监测、秩序维护、消毒消杀等工作中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下一步,大村镇将继续聚焦“五为”服务,让“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实现精准化、便利化、常态化,更好发挥其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独特优势,推动和实现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形成一种人人支持志愿、人人参与志愿的社会新风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