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头条朝阳讯)罗福沟乡位于建平县东北部,东邻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新惠镇,南与喀喇沁镇毗邻,西与建平镇接壤,北与马场镇相接。近年来,罗福沟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部署和指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扎实抓好党的建设、项目建设、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齐抓共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战略实施,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秀美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初步实现。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建平县罗福沟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领导力和执行力,积极构建一支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是、加大政治理论教育力度,严格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乡、村两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党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党史教育和“两学一做”主题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党委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组织生活会;采取多种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形势教育,宗旨教育和警示教育,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创新意识、廉政意识。二是、加大支部班子标准化建设力度。学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要求,完善制度建设机制,以“六有”标准提升支部建设水平,各村支部结合实际,理清发展思路,研究制定切实可行又科学合理的工作举措,把中央及省、市、县委各项决策落实到位。注意抓好后进支部的整顿和指导工作,全面治理村级班子的“软懒散”现象,提升村级两委班子成员主动作为的精气神。镇党委注意培养村级班子后备人才,让政治立场坚定,能力素质有两,年富力强的青年脱颖而出,进入领导班子,在推进发展上发挥带头作用。三是、强化党员队伍的管理,开展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和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实际,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发挥旗帜作用。除学习政治理论外,加强政策教育、法律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的政策水平,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健全党员管理档案,通过“党建+”“互联网+”等阵地和平台,对在职党员、无职党员、外出党员、流动党员实行规范化管理。
狠抓环境整治,打造魅力乡村
按照建平县委关于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安排部署,罗福沟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作用,注重在“治”上下功夫,在“用”上出效益,在“美”上见成效,坚持标杆示范,以治脏治乱为切入点,以美化村容村貌为目标,把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同生态优化美化有效结合起来,全域整治、清污增绿、设施配套、完善提升。
2022年,乡党委乡政府围绕“大三线,小新线”公路沿线,实现“五大工程”建设,推动魅力乡村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一是、乡政府所在地环境提升工程。清理垃圾3000多立方米,铺彩转5500平方米,临街台阶1500多平方米,新铺砂石路300延长米,硬化水砖路1134平方米,修建长城墙,景观墙,花园矮墙等900多延长米。二是、五连城文化景观提升工程,五连城景观公园建成杆灯广场80平米,景观公园广场地面硬化800立方米,配套景观石、文化墙、太阳能路灯、五连城沙盘植入等设施。三是、小新线柴杖子重点地段环境整治工程和大三线景观路建设工程,在柴杖子二道窝铺组建长城墙2000延长米,在小新线于杖子路段栽植路树和花卉,在大三线景观绿化带栽植云杉,丁香,水蜡灌木等20多种景观树2.8万株。四是泰和山庄景区改造提升工程,增强民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牌质量。经过改造提升,全乡村屯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了净、美融合的宜居乡村目标。
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基层治理新突破
狠抓产业开发,夯实产业基础,提升群众收入水平。建平地区平均水平面上辐射总量为5100MJ/㎡,且太阳辐射能直接辐射多、散射辐射少,日照时数多达2698.4h,太阳能开发利用潜力巨大,适宜光伏电站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具有收益时间长,见效快、收入稳定等特点,罗福沟乡因地制宜、强化宣传、加强服务,在三道窝铺村建光伏发电项目一处,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200KW,占地4亩,项目资金全部来源于扶贫专项资金。投入使用后,平均年发电量30万kWh左右,根据辽宁省脱硫标杆上网电价0.3749元/千瓦时计算,村每年预计可有10万元左右收入,可帮扶建档立卡享受政策户77户127人,并持久收益25年以上,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抓实疫情防控,消除一切风险点。按照省市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强化疫情防控,全乡134个网格小组由专门的网格员及村医、村工作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利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电话、上门等渠道对村民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宣传,组织志愿者服务队,配合核酸检测基础工作,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在村与村交界十二个卡口有七个村派二十四名工作人员专门看管,保证全乡静态管理,常态化防控机制不断完善。
实施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科学设置网格,明确网格管理责任,精选网格管理人员,培训管理技术,围绕村级实际问题,以新的思路、目标和措施等明确基层治理的目标和任务,认真解决群众提出的正当要求,及时解决民事纠纷,切实把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到位,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推进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
文/图 李文静 谢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