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吕勇进 崔启昌 通讯员 陈玫含在国家重视心理健康的大背景下,为落实相关政策要求,秉持“健康第一”理念。3月19日,青岛西海岸新区第六人民医院与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深度开展医校协同工作启动仪式,致力于为大学生提供优质心理健康服务。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孙聚有,院长助理王勇,医院医务科、护理部主任参加仪式。

仪式开始,孙聚有强调,在国家日益重视心理健康的大背景下,此次合作有着深远意义。我们始终将“健康第一”作为核心理念,全力投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畅通生命通道、搭建沟通桥梁、送医入校、深化合作内涵,每一项举措都凝聚着医院全体人员的心血。诊疗协同、机制协同、专家协同,以及完善的制度保障,是我们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筑牢的一道道防线。医院会计划引入更多先进的心理健康治疗技术和理念,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合作,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同时,也会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力度,让更多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助力莘莘学子健康成长。

随后,孙聚有与校方代表签署《医校协同“绿色通道”协议》。

仪式最后,王勇为在场师生开展“遇见生命中更好的自己—拥抱幸福”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据悉,签约后青岛西海岸新区第六人民医院将为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提供以下服务:

一、畅通生命通道,24小时急诊绿色通道全面开启新区第六人民医院全力打造24小时急诊绿色通道,针对遭遇心理危机及突发健康状况的大学生,确保第一时间给予紧急医疗救治。一旦启动该通道,各科室紧密协作,简化就医流程,以最快速度为学生提供诊断、治疗服务,为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二、搭建沟通桥梁,师生专属健康咨询热线开通医院特别开通师生专属健康咨询热线,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及心理咨询师轮流值守。无论是日常健康疑问,还是心理困惑,师生们都能随时拨打热线,获取专业、贴心的解答与建议,实现健康咨询的全天候、无缝对接。

三、送医入校,定期开展校园义诊服务医院定期组织医疗团队深入校园开展义诊服务,为师生提供健康评估以及心理咨询服务。通过面对面交流,及时发现师生潜在的健康问题,并给予专业的治疗建议和健康指导。

四、深化合作内涵,共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与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共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依托医院专业的医疗资源与学院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平台,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相关专业技能。同时,借助实践基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辅导、案例研讨等活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五、诊疗协同,开启生命绿色通道医院精心遴选具备心理治疗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权威专家团队,并将接诊条件、坐诊时间及联系方式全面公开,方便高校精准对接医疗资源。同时,为符合转诊条件的大学生开辟绿色通道。参考《在青高校医校协同绿色通道操作指南》,明确各方职责与合作机制,紧急情况凭《青岛市医校协同绿色通道转诊单》即刻启动流程,确保心理危机学生能得到及时救治。此外,提供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与线下医疗救助,强化家校医联动,全方位守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六、机制协同,搭建交流合作桥梁医院与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建立结对机制,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多方面紧密合作。通过师资“结对”,学院教师到医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见习,医院医生受聘为客座教授开展培训;教研“结对”,整合双方优势,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理论与临床研究成果转化;活动“结对”,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讲座、沙龙等活动,为高校心理健康活动提供专业指导。

七、专家协同,筑牢心理防护堡垒双方共同遴选心理专业人员组建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重大心理危机事件预防与处置、休学复学学生情况研判。专委会定期召开研讨会,以课题研究、案例研讨等形式,攻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难题,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八、完善制度,保障协同持续发展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交流解决工作难题,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成立工作专班,针对关键工作领域明确职责,协同推进;设立限期共促机制,对共建事项细化分解、分类评估、精准对接、限期办结,充分调动双方积极性。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