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头条讯:前不久,解放日报为特聘首席记者高渊举办了作品研讨会,人民日报原华东分社社长兼总编辑曹焕荣是与会嘉宾之一。怎样才能多出高渊这样的记者?从管理角度,曹焕荣提了三点建议,其中一点涉及稿件定额。要不要给记者设定稿分的工作量,这也是很多媒体遇到的现实问题。曹焕荣提出的问题值得思考。


摘录如下:
这涉及新闻单位的考核问题。我想,高渊比较幸运的是,当了这么多年记者,基本上没受到过严格的定额考核,规定一个月必须写多少篇、多少字,在人民日报时基本没有,在解放日报时也基本没有。

许多时候,他不存在篇数、字数的压力,能将更多时间放在学习、调研上,把全部心思用在稿件质量上。

解放日报总编辑陈颂清20多年前就是人民日报华东分社的部门领导,应该有这个印象,当时我们办人民日报华东版时,不光是高渊,对所有人都不设定额。

有一个从省报新调过来的记者叫郝洪,干得特别出色,很快就成了一位名记者、大记者。她原来所在的报社讨论“郝洪现象”,分析多个重要原因,其中一个是我们不给记者规定数量,主要看稿件质量。结果是,没定额比有定额出的作品还要多、还要好。他们反思自己的记者陷在定额里了,被框在多少篇、多少字里了,整天考虑的“记工分”。

这种现象怎么看?值得研究。

我一直认为记者考核是一件极难的事,弄好了能得“软科学”奖。如果没有定额,懒懒散散的,弄不好每天的版面都可能填不满;如果靠硬性的定额,他凑凑合合,一交了事,办报质量肯定也上不去。因此,我们要好好想想新闻单位的考核究竟怎么搞,没定额不行,但简单化地完全套用经济活动中的计量方法,来考核创新型的脑力劳动,恐怕也不行。

能不能探讨,如对初中级记者实行完整的定额管理,对中高级记者实行部分的定额管理,像高渊这样层面的记者就全部放开?如何在定额中加入质的概念,增加好稿的权重?

图文:丁学文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