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头条讯)甘肃武威市以“第一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第一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甘肃省武威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综述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五年来特别是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以来,我市科技创新蓬勃发展,一组数据清晰可见:


——全市完成169项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交易额3600万元;完成科技成果技术合同交易额53.35亿元;


——全市累计授权专利7727件,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9件;


——全市累计实施各类科技研发项目106项,获省级项目资金5432万元;


——全市累计培育国家“小巨人”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59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3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2家,国家级、省级、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分别达到8家、13家、18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


……


如今,科技创新正成为引领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当前,我市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新时代,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城市大脑”“智慧城市”……这些词汇频频出现在智慧武威“城市大脑”上线暨“天马行”APP发布会上。这些听起来高端大气的词汇,究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市大数据服务中心主任胡斌彦说:“‘城市大脑’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通过挖掘城市数据价值,用数据治理城市,让城市学会思考,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


医疗健康、旅游景点、便民服务、生活缴费、广告招聘……记者打开“天马行市民云”APP及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一揽子信息尽收眼底。目前,该APP可提供336项便民服务功能,其中274项个人事项办理、43项法人办事功能,实现办事“最多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重离子治疗肿瘤装置落地武威

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治疗肿瘤装置落地武威,正式投入临床治疗,在我省成功实践了一条全产业链自主创新之路,被誉为大科学装置回报社会的典范。智慧武威云数据计算中心、钍基熔盐堆等项目进展顺利,甘肃建投自主研发制造的首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及“牵引式单项固沙机”,推进了工程与生物治沙进程。与中科院合作建设的干旱区盐渍化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北高原所合作建成武威绿洲现代农业科学研究试验站,在绿洲高值生态农业发展、沙生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盐渍化防治与盐碱土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方面提供了有效支撑。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设的甘肃武威绿洲农业高效用水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高效节水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成为我市集中展示多种高新节水技术的窗口和重要的科研示范基地。


同时,全市研发经费投入总量持续增加,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明显提升。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凉州区被认定为全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区,民勤县、古浪县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县。


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离不开长期坚持创新、不断攻克技术壁垒,推出高质量、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更离不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亿利洁能科技(武威)有限公司

近日,记者来到亿利洁能科技(武威)有限公司项目运营调度中控室内,几台监视屏分门别类、实时显示着煤粉锅炉燃烧动态工况。其中,一簇熊熊燃烧的淡蓝色火焰显得尤为醒目。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淡蓝色火焰,意味着煤炭燃烧充分,燃尽率高,热效率高。一般只有酒精、天然气等物质燃烧时,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亿利洁能科技(武威)有限公司利用先进的“微煤雾化”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燃煤锅炉,可将燃烧效率提高到98%,热效率提高到90%以上,吨煤产蒸汽由5吨多提高到9吨以上。在武威工业园区、武南工业园区铺设蒸汽管网总长30公里,为园区68家企业、2家供暖用户企业提供连续、稳定、清洁、经济的食品级蒸汽,使区域内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效果。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我市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先后落实省级科技创新奖补资金1957万元、市级2446万元,组织企业实施省级科研项目85项,获项目资金3751万元,共同攻克“卡脖子”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升级,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成果转化的主体、产学研用合作的主体,并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形成 “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


食用菌种植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在我市的食用菌种植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里,总能看到头戴草帽、裤腿高挽的一群人在穿梭忙碌着,那是科技特派员在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指导和培训服务。


在民勤县人参果育苗中心,农技专家围绕人参果脱毒育苗、嫁接改良等关键技术进行实地指导。同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农民掌握种植技术要领,确保大家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使用人参果脱毒种苗后,植株生长健康了,也容易管理了,老百姓的种植积极性大幅提升。”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瓜菜育种栽培研究所所长张仲保说。


科技特派员张仲保经常接到各个乡镇农民群众的咨询电话,每当接到群众们的咨询电话,他都耐心细致地回答群众的疑问。如果群众反映的问题比较集中、比较紧急,他总是匆匆收拾自己的家伙什,从市区驾车到农户家或者合作社里进行现场指导,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近年来,我市围绕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和发展“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健全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特聘中科院、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20多名高层次科技人才担任市级科技特派员,每年选派科技特派员500名以上,常态化开展“进百企入千户”科技服务活动服务。编印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技术手册,累计发放6000余册,为科学种养,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同时,加大“四新”技术引进推广,开展新技术新材料试验57项、集成推广32项;引进新品种109个,示范推广60个,带动6.6万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加强与天津市蓟州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为古浪、天祝引进新品种14个、新技术4项并进行示范推广,有力助推了全市脱贫攻坚进程。


创新无界,科技有为。市科技局副局长杨成国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加大创新创业人才聚集,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基层党工委臧秀娟)

(来源:武威日报)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