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山西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山西省总工会、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主办,献礼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的《意志战胜钢铁》大型展览,正在山西省会太原市热展。
参观学习的人群,每天络绎不绝。其中,有不少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军人。他们身着军装,胸佩多枚军功章、奖章,由晚辈陪伴,在展厅的各种实物柜前,流连忘返。
其中,一张印制大气、庄重、精致的《捷报》,及旁边摆放的各种奖章、系着红绸的军号,吸引了无数参观者驻足观看。
讲解员的解说,道出了《捷报》背后的感人故事。
这是一张评定一等功的捷报。捷报的主人翁叫秦开荣,时任入朝作战的66军196师586团2营司号员。在一次与联合国军的激烈战斗撕杀中,战友掉进了硕大的雪坑。危急之中,秦开荣跳下雪坑,不顾自已双脚己经冻伤,身上还有枪伤,奋不顾生跳了下去,救出了战友。在从此,秦开荣两个脚后根,双脚四个脚头都被冻掉,终身留下了双脚残疾。
1953年7月,停战协定签字。秦开荣载誉回到故乡——介休市。
在祖国热火朝天的建设岁月里,秦开荣每天瘸着腿上下班,任劳任怨,敬职尽责,那时候,介休人都尊称他“秦拐子”后来。在组织的信任下,秦开荣当上了介休县电影院的经理。
秦开荣平凡的象平常人一样。如果没有人专门提及,人们不会知道秦开荣曾经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立过一等功的英雄。
秦开荣自己平凡平常,他教育的几个孩子也平凡平常。因为秦开荣是凡人,他的孩子们也是凡人。他的孩子们都是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在各自的单位立足并发展。
秦开荣晚年退休后,仍旧过着平凡又平常的生活。在他临终的前一天,孩子们给做了一碗汤面,他用颤抖的手夾着面条,不小心一根面条掉在地下,他又捡起来,放进嘴里吃了。
秦开荣自己从未开口向组织要过任何照顾,70年代,单位三次升工资他都让给同志。他热爱国家对党忠诚,关心职工,尤其关心生活贫困的人。秦开荣生活节俭,言传身教,以身做则,对孩子们教育非常严格,关于他在朝鲜战场立功之事从未讲过。
秦开荣夫妻俩相继去世后,孩子们在整理遗物时,方才发现这张珍贵的《捷报》。
每当看见这张《捷报》,孩子们就仿佛看到了父亲当年在朝鲜战场奋不顾身舍生忘己救战友,自己生活那么节俭,临终时掉在地下的一根面条,还要捡起来吃了,不由的常常为之哽咽。
直到现在,介休市也无人知晓当时电影院的老领导,曾经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等功荣立者。
但是,秦开荣教育子女的潜移默化,与英勇杀敌舍已救人的气概,一起融入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
于是,胸佩英雄奖章的志愿军老战士们,对着这张《捷报》,总会喃喃自语的说:正是有了这样的好人品,好家风,才铸造了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无畏士气,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
后来笔者才知道,秦开荣同志的儿子秦利生,正是这次展览的发起人和承办单位负责人。秦利生受父亲的影响,钟情红色收藏,几十年将自己的精力财投身于红色收藏,并多次将自己的珍贵藏品捐赠国家。当者问秦利生为什么举办这次展览时,他说:“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年我父亲讲,他和他的这些缺胳膊缺腿的战友们能活着回来,有家有工作,有子女儿孙,比牺牲在朝鲜的战员幸福的太多了”。所以,我做收藏,好的藏品就应该去应该去的地方,让人民大众共同分享,为党团员教育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尽一点责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