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底色在哪里?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调研报告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城乡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陈默
航拍青白江 陈默摄
一、引子
幸福是什么?
在笔者看来,幸福和运气有一定的关系。一方面它的决定性因素是基于物质、情感与精神三要素;另一方面,一旦被赋予了地域性特征之后,那就注定就会更加幸运地带来个人、社会与城市发展的大幸福。
成都,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毋庸置疑,成都幸福密码的幸运之处,始终得益于各级行政层面十分善于普惠式释放一个个幸福大招。这一点,从城市治理的角度,无论首提“公园城市”,还是创新“微网实格”、“信义治理”以及“六微”工程,都毫无例外地与基层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
毕竟,人民群众才是一切幸福的最终受益者。
当然,成都的幸福与幸运总是连贯性的。就在2023年初春,成都的行政层面悄然间又独辟蹊径,释放出一个事关人民群众迈入高质量生活门槛的幸福大招——智慧蓉城运行中心,率先在部分区市县进入先行先试的“试验场”。一句话足以解析初心:让城市有机生命体更有温度、更健康和生活更加美好。
由此,又一篇有关成都幸福的序章拉开了。
被誉为“智慧大脑”的成都智慧蓉城运行中心架构,让四川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施小琳阐述得脉络十分清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数据资源“一网通享”、社会诉求“一键回应”,智慧蓉城“王”字型城市管理架构初步构建,数据治理有序开展,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推进,社会诉求响应更加及时有效,各方面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如果说字面上的理解尚显单一或者抽象的话,那么,在具体的落地中,理想与现实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碰撞呢?
为此,笔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素有中欧国际班列始发地之称、成都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期试点区的青白江,聚焦于此次成都智慧蓉城“试验场”之一的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试图通过一个十分具象的落脚点,探寻和解读一种新式幸福密码的运行实质与内涵。
航拍青白江 陈默摄
二、先行者的“占位意识”
什么是占位意识?
占位是一种谋略,是以鲜明的特征建立一种个性,用策略思想去谋划事物的行动路径。占位,并不是为了塑造全新而独特的东西,而是为了更有章法地打开一种症结通道,目的是要在具体执行中始终把握有利时机和顺畅达成目标值。
“智慧蓉城运行中心”既然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推动城市更新转型的重要抓手;那么,青白江区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在如此难得的考量之中,又会有着怎样的“智慧表达”呢?
大弯街道具有这样的特点:位于青白江主城区,是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辖18个社区,人口24万余人。作为全区首位街镇,除了人口流量优势之外,还具有明显的产业突出、商业云集经济优势。当然,发展关键还在于党工委一班人的共识:推进国际品质生活区建设,加快推进“五个一流”(一流党建引领、一流法治环境、一流社区治理、一流城市管理、一流营商环境)和“两个体系现代化”(城市风险防控体系和基层社会治理体),争创“全国一流街道”。因此,在共同的意识形态里:只有“一流意识”,才能建设出一流的人民群众幸福之地。
现在的问题是,在全新事物、无章可取、无路可寻的“智慧蓉城”面前,究竟需要怎样的所为,才能趟出一条福祉充盈的实践之路呢?
也许是天意耦合,早在2020年始,大弯街道就结合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大胆实践探索出镇街“四个一”(一支队伍统管、一张网格统揽、一个平台统调、一套机制统筹)管理机制改革实践,并成立独立内设部门智慧治理中心统筹治理改革,“一支队伍抓治理”被四川省委组织部作为全市区(市)县唯一纳入全省党建工作微改革试点。此次,先知先觉般的占位意识又跃然于心。
于是,善于“占位”的大弯街道将实体运行的智慧治理中心,直接转型升级为智慧蓉城运行中心,首先搭建起较为完善的智慧化场景应用平台,涉及陌生人告警、重点人员预警、智能门磁、智能井盖、高空抛物、水侵告警、可燃气体浓度超标告警、电瓶车棚热成像火灾告警等20余个智慧场景。
然后梳理出“四统一”机制一是平台统一调度;依托区级城运平台,建设街镇级城运平台,并打通各环节基础数据与资源,服从平台指挥调度。二是网格治理统一调度;包含微网实格、一般网格与居民便捷服务,由平台统一调配;三是城市治理统一调度,包含市容秩序管理、应急处突治理、数字城管、综治维稳等职能部门人员;四是网络理政统一调度;网络理政从派件接受、分派、走访、督导与处置统一运行。一个平台、一支队伍、一次调度、一站式解决,这就是“四统一”的直白架构。
机制的统一,还促成实施路径的一致:公共管理“一网通管”、数据资源“一网通享”、公共安全“一网通处”。由此,一个贯穿市级、区级、街道、社区、网格“五位一体”的全通道平台应势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平台指挥调度、人员分配到具体处置等各个环节,由同一个部门直接指挥专职网格员、处突队员、街面巡逻队员等多达254名人员组成的同一支队伍全过程“通达”完成,从根本上破解了多头分管、多头调度、联动滞后与成效受限的难题。
全过程“通达”,带来的意义是截然不一样的:
“如果不是你们及时和专业的帮助,今天我这个家很可能就不复存在了!”这是2023年3月27日,某小区居民李大爷的肺腑表述。当天,社区微网格员李晓菲手机中的物联感知系统突然传来告警,显示某小区居民李大爷家中有燃气泄漏,而该报警也同步第一时间传送至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平台,现场值班人员迅速启动公安、消防、医疗、街道、社区“五级”联动响应机制,相关应急人员及时到位,安全隐患得以有效排除。
“当时情况十分危急,由于居民离家忘关燃气阀门时间太久,屋内封闭气体过多,不能贸然直接开门,怕引起燃爆,是在破窗等气体流通过后才入门处置。经历这件事之后,一方面居民群众对于智慧治理带来的便捷性、认可度和自主参与度有了空前的提高;另一方面,我们也实实在在感受到最初统一‘运行’的大胆思路有多么的重要。”大弯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介绍道。
显然,这只是“占位意识”带来的利好实践缩影之一;但是,它印证的是勇于探索的胆识、抵御风险能力和责任担当的勇气。
航拍青白江 摄影陈默
三、行动者的“根本路径”
善谋者的行动路径向来都是清晰无比的。
城市治理是个棘手活,群众满意度是块试金石。如何通过“智慧大脑”畅通各个服务端口,把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解决到位?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的核心思路简明扼要:动静相济,软硬有度;及时响应,便捷高效。
于是,一再的答卷不断呈现出来:
谁也不曾想到,成都原本十分成熟的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模式,在此次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的实践中,又被赋予了新的血液与内涵——“五微长”。
这可以称作是到位十足的精细化治理范例。它是在划细划小微网格的基础上,由党员、退休职工、物业人员、人民调解员及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延伸出来的民间“五微长”:微院长、微队长、微河长、微街长及微哨长。这些队伍通过不同的职能、聚焦不同的群体、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段,在辖域的每一个细致末梢拉开一张全天候、无死角的常态“天眼”网络。
“今天多亏你们及时出现,否则孩子就会酿成天大的遗憾啊!”这是2023年5月,一位母亲对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负责人的含泪感恩。事情源于某小区院落“院长”,在一次寻访中,无意间看到有人在楼顶徘徊有跳楼意图,就第一时间通过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平台,联动公安、社区迅速到位救下该名人员。
如果说,这样的事例只是偶然;那么,当由民间“五微长”领衔的3084名微网格员,在1121个微网格间沉浸式发力之后,仅仅半年时间就有了这样的数据支撑:
特殊关爱人群走访服务5000余次;燃气安全宣传30余次,走访排查6000余家场所,发现整改安全隐患1500余处;及时挽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5起;
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17件,调处率达100%,未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件;
打击传销集中专项整治“收网”行动,查处疑似传销窝点22处,挡获涉嫌传销人员50余人;
违法犯罪总警情同比上年同期下降57%;其中重点警情的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上年同期下降45%。
同样,“智慧蓉城”平台的运行,实质性的受益者还不仅仅是居民群众,服务和商业企业也受益其中:
作为青白江区首家社区智慧养老综合体的福孝家康养中心便是其一,该中心自主研发的“e点慧”智慧医养管理平台,拥有15项知识产权,并链接省级医疗资源和区级医疗资源,探索三级医疗康养联动机制,为辖区内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失智老人提供社区智慧康养照护服务,除内部已普及应用异常行为、防跌倒、生命体征监测、智能血压计等多种智能场景应用外,还为居家养老群体提供安全预警系统、老人监测系统、健康评估系统、大数据指挥系统、医养管理系统、移动养护APP等系统总成,能够实时掌握长者身体情况、安全风险,提前预知风险并干预,降低家庭照护成本,提高长者生活质量。
因此,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从建设初期,就将福孝家康养中心“e点慧”智慧医养系统纳入其中。目的无他:一是实时精细化掌握辖域内特殊群体信息数据,二是将“微网实格”中甄别出的确实符合政策标准特殊群体,及时交该中心提供专业服务,政府提供财政支持。目前,街道抗美援朝退伍老兵已全员实现享受政策优待。
成都青江竹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黎然近来有些应接不暇,作为区域内再生资源行业首家智慧数字化科技环保企业,不仅拥有自主攻关研发多项发明专利以及多个终端硬件智能秤、智能回收箱等硬件设备,还成功上线自主研发的“大嘴蛙”再生资源智慧服务平台,集成物联网、大数据及AI技术应用的“无废城市”智慧服务中心也在紧锣密鼓启动之中。
企业平台回收、运输、交易各环节完成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有害垃圾处置等大数据采集,一旦并入大弯街道“智慧蓉城”平台后,便成为“智慧蓉城”与“微网实格”的双向赋能者。
其中的闭环路径是:通过“微网实格”掌握和分析各社区居民垃圾投放数据,在街道支持下布局36个“再生资源服务驿站”,形成居民垃圾分类回收服务15分钟便民圈;同时,3000余名微网格员、楼栋长和企业服务人员组成900余支“低碳环保微网格队伍”,全覆盖321个小区院落,精细化提供居民垃圾分类宣传、指导与服务,解决了企业“回收资源”需求问题。
与此同时,企业回馈出三条路径:一是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和垃圾分类活动,倡导“无害化”、“无废化”环保意识,在服务平台上实施“减碳”积分;二是拿出部分盈利购买可兑换物品支持社区活动、回馈居民;三是将电脑、小电器、书籍等价值较高回收物品,经过维修、消毒等处理捐赠给社区,帮助困难人群和建设共享书屋等。不断输出的良性闭环式循环中,人人参与创建“近零碳社区”与“无废城市”氛围就此形成。
事实上,上述三个不同主体角色的呈现,已经揭示出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的“根本路径”在哪里了:是在适应和满足居民主群体常态需求的同时,还兼顾考虑特殊群体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有意思的是,这种需求的满足既是多元性的,又使得各参与主体并不剥离的成为受益主体,并在彼此间建立起新的良序交集与互促场景,从而形成粘性较强的内循环,这就出现了一个圆满的“闭环效应”。
这就是多元治理中的“生态链”路径。
路径是什么?狭义的讲,是指人们走动时所经过的路线;广义上可以比喻为人生道路,代表着人性生命的一种轨迹和一段历程。路径是为了指明前行的方向和降低试错成本,不至于迷路或走错路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的身体和灵魂提供养分和滋润的一种渠道。
那么,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作为前行者的路径,还有什么理由不被尊重无比呢?! 凤凰湖掠影 陈默摄
四、“智慧蓉城”中的“优治理”
研究我国基层权利结构,街镇与居民是一个重要的分析点。这首先是因为街镇是我国行政管理的末梢,有着鲜明的基层行政结构特征;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基层人民群众获取幸福的基本指数。那么,成都此次下沉式的街镇级“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建设,是否能够成为人民群众新一轮幸福指数的加速器呢?
笔者从11月30日,成都召开的智慧蓉城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触摸出这样三条清晰脉络:
◆要突出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智慧蓉城与“微网实格”融合运行,完善“立体感知—及时预警—快速处置”工作闭环,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精细治理水平和企业市民体验。
◆要突出政府与社会协同发力,拓宽渠道吸引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强化专家智库智力支撑,建立健全“用户体验师”、“市民体验日”等机制,推动“数据下基层”,为基层干部减负提能。
◆要突出激励与约束并重,树牢正确政绩观,加大考核评价力度,每年对智慧蓉城建设进行评估分类,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大力营造争优创先、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司法部门要优化司法服务、强化法治保障,审计、网信等部门要紧盯关键环节开展全过程监督,确保项目建设过程廉洁、建成后实战管用。
由此可见,成都智慧蓉城建设已经时不我待,因此而引发的城市治理更好惠企惠民惠基层进程,必然势如破竹。
这无疑是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全面提升的大契机。
是的,笔者此次就成都“智慧蓉城”建设的推动进程,浓缩式截取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进行深度调研,还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一)城市治理创新与精细化治理的迫切要求
几天前召开的成都智慧蓉城建设工作推进会,释放出的信息很强烈:全面提升智慧蓉城建设质效,更好惠企惠民惠基层,为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科学治理支撑。
这就意味着,城市治理在需要做出时不我待、担当作为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率的同时,还着重强调创新性和精细化治理的同步并行。
这是城市发展进入新高度的迫切要求,也是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城市精细化治理,补齐短板,积极应对,成为摆在城市治理者们面前的一道必考题。
而街镇作为居住在有限区域内的人民群众生活共同体,在其内涵和具体形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如何对其进行“智慧”治理,无疑在成都智慧蓉城建设进程中,成为首当其冲的实践思考点。因此,对街镇层级而言,面临的核心要义,就是如何建立完善一种“精细化、智慧化、一体化”的城市治理机制,通过“智治”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等诸多手段,把精细化治理极尽所能地应用于城市的角角落落,并促使相关各单元精准、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从而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二)街镇层级跨界治理模式的现实需要
因为治理对象、管理事务的复杂性,总是超出单个部门业务范围;因此,街镇层级的城市治理需要“跨界意识”与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的属性。这就意味着只有多元合作,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高质高效的治理格局。那么,如何推进跨界合作?就如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是把响应时间和处置效率作为一个关键需要进行跨界治理实践,促使治理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化,治理成效就超常态凸显出来。
当然,跨界治理需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从自身心态治理转向彼此协同治理是有一定难度的。跨界治理会面临属性不同的诸多问题,且没有标准,没有统一和最佳的模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只有标准与模式合理匹配才是最好的跨界治理。那么,以“大弯实践”为例的治理模式,或许是一揽子解决内部不平衡、外部不充分等难题破解难得的一次“范本”。
在笔者认为:街镇层级的城市治理如果缺少各关联部门、单位的有机协同,是会影响到“智慧蓉城建设”目标成效的。当城市发展达到一定量级之后,其基本行政单元之一的街镇,就应该更好发挥职能间的“外溢”功能,这样就能进一步增强城市治理群的综合承载与践行能力以及加速发展极、增长极和动力极。这对于推进成都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格局具有关键作用。
(三)城市治理服务效能提升的需求
显然,成都的城市治理进程在国内长期处于明显优势;这一点,从持续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可见一斑。然而,每一种高光时刻都会面临新一轮的起点考量:强化统筹协调,加快数据资源“一网通享”,促进系统贯通、数据贯通,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大数据精准赋能、网格化高效联动,对民生、环保、安全等各种公共服务需求及时响应,真正实现城市治理可感、可视、可防、可治,更加精准服务市民群众。
这就意味着,这所超大城市的各成员单位之间、各基层街镇之间,在领导重视程度、工作举措力度、工作创新能力、管理型向服务转变等方面,随时需要更多的“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每一个阶段的幸福指数提升,必然会增生出大量、多样的新需求、新问题集中呈现,这又为城市治理带来新的挑战。那么,作为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群众满意指数、幸福指数作为加强和创新城市治理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各级行政层面,就会始终面临持续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和最直接利益问题的现实。
“智慧蓉城建设”,无疑是解决上述痛点和达成未来愿景的最佳路径。
青白江区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的实践路径,可以称之为一次十分本质的“优治理”模式。这种模式首先是通过核心理念彰显出来的:党建引领,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多元参与。于是,一个治理结构、运行机制、服务体系、服务团队、服务方式与成效评估等环节十分优质的系统性方案和行动路径就此成型。
是的,“优治理”需要的不仅是理念,更在乎务实的载体与优异的结果导向。
总的说来,成都“智慧蓉城运行中心”的“试验场”上,青白江区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经历了从空白到彩绘的转变和从积累到破局的演变之后,逐步摆脱了“常态”治理的惯性思维,开始沿着“智治”的轨迹前行。尤其是“四统一”和“五微长”,则鲜明地反映出践行过程中的新思维和新能力。
这完全不是基于行政的强制,而是出于行动者的本能,强调的是与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息息相关。从目的来说,是由过去的管理向服务转变;从形式来说,是由过去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向强调参与、合作、共享的治理结构转变。从分析角度来看,是基层政府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再次释放出更多的利好,并从根本上升华着人民群众对于基层政府新层次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获得感,必将会深刻影响着城市治理者们对未来的思考力与执行力,甚至影响到成都智慧蓉城的加速深化和幸福愿景早日兑现。
底色是什么?
本意是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基本颜色。放在高屋建瓴的认知,底色具有分量十足的内涵:它是属于甘愿奉献、积极进取与不懈追求的人们,为了实现更多群体内心愿望的无私筑梦和圆梦,由此而增添出来的一抹色彩,这就叫底色;并且,这种底色注定鲜亮无比、美好无比。
这样的意义,难道还不够深远吗?不正是幸福底色最好的诠释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