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四川成都讯(陈默 文/图)4月10日下午,四川成都首个社区绿色发展机会清单在成都市青白江区正式发布;同时,青白江区大弯街道荣获成都首张街道级“会议碳中和荣誉证书”。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行动,积极推进这一目标将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2020年我国向全世界承诺要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力争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人类活动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因此,推进和践行双碳战略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区政府围绕双碳目标,深入推进低碳城市建设“636”工程,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城市体系、消费体系、碳汇体系、制度体系“六大体系”,落地国内第一个省级碳中和创新中心“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在全市率先提出打造全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由一个曾经的老工业区蝶变为国际陆港主枢纽,成为内陆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并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四川省首批环保模范区、省级生态区、国家生态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殊荣。
为进一步助力“双碳”工作走深走实,探索符合区域内实际的基层治理实践路径,加速引导和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等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更好地贯彻基层治理新发展理念,并通过新理念、新模式和新工具,打通拥抱双碳战略的“最后一百米”,塑造生态友好、绿色节约意识,推动公众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构建,领跑绿色赛道,成都市青白江区委社治委主办了此次以“拥抱双碳战略 领跑绿色赛道”为主题的活动。
青白江区委社治委常务副主任贾苍在致辞中表示:青白江区依托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机制优势,在全区城乡社区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居民动员“一月一主题”专项行动,持续探索低碳行为社会化变现的可持续碳普惠机制,孵化培育出大西南区域内首家政企合作的智慧数字化绿色低碳再生资源环保企业—大嘴蛙,率先将“智慧物联网+”模式引入再生资源行业,打造统一碳币积分与兑换平台,完成智慧再生资源完整产业链技术应用标准化体系建设和社区集群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社、企联动构建起规则明确、场景丰富、发展可持续的碳普惠生态圈。
青白江大嘴蛙企业负责人,就自身以新型再生资源驿站为支撑、新材料研究院为驱动及下游产业链为拓展,推进绿色低碳社区创建全链条循环经济利用体系的实践探索。据了解,短短一年,大嘴蛙已开设新型再生资源驿站6家,服务覆盖小区28个,累计交易40000次,金额1000000元,回收再生资源700吨,节碳2000吨,预计2026年起可贡献年20万吨碳汇。
活动中还发布了成都首个社区绿色发展机会清单,范围涉及志愿服务、场景建设、宣传教育三大类107项具体项目,总资金量超过300万元,集中呈现了青白江区83个村(社区)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发展机会,为社会企业、行业协会、居民积极参与城市绿色发展全方面、全过程、全周期提供了良好机会。
活动现场,青白江区委社治委常务副主任贾苍,为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引导员代表们颁发聘书,希望他们持续主动参与和监督家庭日常生活垃圾的分拣归类和投放,当好生活垃圾减量分类的参与者、推动者、示范者,为实现“无废家庭”建设贡献力量。
随后,实验小学北区分校党支部专职副书记、执行校长 何静、大弯街道红河社区党委书记李太均、“无废城市”建设参与者、践行者周亚莉分别结合自身实际,分享了如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协会发展战略部部长熊军,就青白江区此次会议大弯街道获得成都首张街道级会议碳中和荣誉证书情况,向记者介绍:根据此次涉及碳排放环节和使用物料,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碳中和服务平台按国际标准精确计算碳排放量结果,认定青白江区大弯街道成为成都首个街道级“碳中和会议荣誉”获得者。
来自成都市青白江区委组织部、教育局、生态环境局、综合执法局、商务局、各镇(街道)、村(社区),广汉市向阳镇、汉州街道、雒城街道及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协会、四川大学旅游学院专家学者代表等8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