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西讯(刘平 王威力)秋风送爽,稻谷金黄。在江西省信丰县大阿镇官洞坑村,时常能看到两个年轻小伙的身影奔走于村组之间,深入村民家中话家常,奔走于田间地头送政策。他们就是赣州市公路发展中心驻村工作队队员——许运来、李济荣。

2022年10月,刚迈出校门不久的两个小伙,踏上了信丰县大阿镇官洞坑村的土地。作为江西省委组织部选调生,他们怀揣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来到了基层这个大“熔炉”,在为期两年的驻村生涯里,不断学习,锤炼自我,逐渐完成了身份的转变,在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绘制“帮扶地图”丈量“帮扶之路”

打开地图小程序,上面清晰地标记着官洞坑村每户脱贫户、监测户的具体位置,这是许运来绘制的驻村帮扶地图。

“我们村地广人多,脱贫户和监测户加起来有85户,分布在全村18个村小组,村干部带着走一两遍很难记全。”许运来笑着说。为了可以尽快独立开展帮扶工作,他在第一次走访时,就把脱贫户、监测户的位置都标记在了地图小程序上。靠着这份地图,他们很快就摸清了全村脱贫户的家庭情况。

“还是你们年轻人工作有想法、有思路,我们有时忙糊涂了也会记错脱贫户的家庭住址,通过他们做的地图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村干部司廷廷竖起大拇指说道。

在开展走访中,许运来发现一户脱贫户存在返贫风险。该户户主在突发脑溢血康复后身患残疾,已基本丧失劳动力,家中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只剩其配偶一个劳动力。其配偶日常不仅要外出劳作,还要在家照顾他,家庭存在返贫风险。许运来立即收集了该户的家庭情况材料,并报告给了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经过研判逐层上报,不出半月该户就被列为了监测对象,许运来也顺势成为了该户的结对帮扶干部。为了尽快帮助该户家庭度过难关,许运来先后为其落实了扶贫济困基金、重度失能补贴等帮扶政策。

“我们没什么文化,只知道埋头做事,多亏小许,帮助了我们家很多,现在家里的日子也慢慢更好过了。”该户户主配偶动情地说道。

从官洞坑村到“我们村”

“走,小李,咱们下组去。”9月26日一大早村党总支书记刘小刚叫上正在电脑前整理内业资料的李济荣,骑上摩托车,戴着草帽就往烂泥坑小组前去。

来到烂泥坑小组,发现一处水渠因前段下雨,两侧泥土坍陷淤堵,导致附近村民农业灌溉用水困难。李济荣顺手抄起老表放在一旁的铁锹一齐加入清除淤泥的队伍。在与村民交谈中,他了解到此处泥质松软,一到下雨就经常会出现泥土坍陷情况,附近村民时常需要前来清除堵塞的淤泥,极为不便。

了解到情况后,李济荣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要如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讨论后,李济荣和许运来决定申请使用选调生服务群众经费为这一段水渠进行水泥硬化,以解决村民老表这一急难愁盼问题。“现在好了,再也不用一次次地去清除淤泥了,真是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烂泥坑小组长刘学华看到水渠硬化后高兴地说道。

“肯吃苦、能干事”,这是干部和村民对李济荣的评价。走村入户宣传政策、开展防返贫检测大排查、撰写总结材料……他积极主动参与村内的各项事务。“天天在村里跑,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主要还是通过做一些点滴小事来帮助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李济荣笑着说,“从刚来的时候称之为官洞坑村,到现在我都已经习惯叫我们村了。”

“两个小伙子做事认真、踏实肯干,经过两年驻村磨砺,他们进群众门、说群众话,和群众打成一片,现在已经成长为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驻大阿镇官洞坑村第一书记伍忠民说。

两年的时间里,两位选调生协同驻村工作队累计帮助官洞坑村协调争取促成项目7个,资金合计125.52万元。从官洞坑村太阳能路灯的安装,到水渠清淤、修建水坝,再到农村公路改造修建等。随着各类民生项目的有效实施推进,村民的日子好了,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些变化不仅是两位选调生和赣市公路发展中心驻村工作队共同努力的的结果,也是大阿镇镇村两级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汗水体现,更是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擘画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小小缩影。

供稿:江西省信丰县大阿镇人民政府

责编: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