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头条新闻网编者按:2016年5月23日人民日报4版刊登《一味低调非良策》文章,重点提及地方领导干部的新闻舆论工作,文章指出一些地方主要负责同志还不适应媒体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骨子里仍然把新闻舆论工作当成花瓶,认为中看不中用,只要不添乱,就可有可无。根据笔者下基层各地县调研,发现还有些基层的同志思维停留在“防火防盗防记者”阶段,不懂得同媒体打交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最近全国各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基层宣传逐步推向热潮,通过学习,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发出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的号令,各地县宣传负责人应该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力量,推进基层治理的能力,激发全国各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建功立业的满腔热情。在建党百年全面开展主题党史教育“永远跟党走!”“一切为人民服务为中心”的群众路线思想贯彻始终,大力弘扬党的这一伟大传统,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基层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宣传党的主张,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带动一批、教育一批、营造一种爱党爱国的氛围。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党中央明确提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

编者将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干部做不好新闻舆论工作就是不称职!这篇文章应该被各政府机关重视,推荐作为干部学习材料之一。

人民日报原标题:一味“低调”非良策

同一个地区,有的市县好故事常有,好声音不断,新闻舆论工作积极稳健、有声有色,让人感觉朝气蓬勃;有的市县则沉闷无声,让人觉得暮气沉沉,记者去采访,也是能不说就不说。

为何不发声?答曰:领导有交代,“低调,一般不宣传”。

“低调”的理由看似充分,实则站不住脚。笔者经常在基层调研采访,以此为由不重视新闻舆论工作的不少见,大抵有几种情况——

有的地方主要领导年龄临界,最后一站,升迁无望,自认不需要;有的履新不久,没出政绩,感觉“不到火候”;有的谨小慎微,把新闻报道等同于出风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认为宣传是虚头巴脑,多说无益,少说为妙;有的地方主要领导不在状态,碌碌无为,确属“无话可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退一步讲,就算领导干部确实是谦虚低调、不事张扬,也不能把一个地方的新闻舆论工作片面地理解为耍嘴皮子、哗众取宠做表面文章,从而在媒体上失声失语。

一个地区现况如何,发展思路怎样,面临什么难题……不仅本地群众关切、在外工作的游子关心,其他地区也会不同程度地给予关注。

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干部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就是重视公众知情权,就是善于凝心聚力、成风化人。运用舆论工具宣传真理、动员群众、传播经验、指导工作,是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的必备本领。

毋庸讳言,一些地方主要负责同志还不适应媒体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骨子里仍然把新闻舆论工作当成花瓶,认为它是软性的、务虚的,中看不中用,只要不添乱,就可有可无。

有的同志觉得新闻传播只是一门单纯的业务性工作,交给宣传部门就了事,不过问、不关心、不重视、不支持。

还有的同志思维停留在“防火防盗防记者”阶段,不懂得同媒体打交道,至于说运用新闻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疏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更是不擅长。

对于这样的领导干部,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

新闻媒体是各级干部开展社会治理的重要资源。忽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作用,或者“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往小了说,是缺乏作为领导干部必备的媒介素养;往大了说,是对新闻舆论工作在治国理政和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缺乏应有的了解。

其实,个人的低调风格和对一个地区的新闻宣传,并不矛盾。

一些负责同志,平时个人谨慎低调,但对当地的新闻舆论工作从来都是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仅善于通过接受采访来确保公共政策透明、权力运行透明,也坦然真诚接受舆论监督,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疏导社会情绪。

在新形势下,运用新闻媒体推进治理的能力,已经成为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不仅需要具备,而且必须修习好。


(来源:5月23日人民日报4版刊登《一味低调非良策)

(编辑: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基层党工委臧秀娟 )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