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 (通讯员 2月27日下午,记者从青岛市崂山区委宣传部组织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获悉,2025年新年伊始,青岛市崂山区率先召开了“铆足干劲抓落实、奋勇争先开新局”工作动员大会,以高质量项目的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将深入贯彻会议精神,以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为引领,落实“制造强区”战略部署,聚焦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面向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集群化的重大需求,加快推进工信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稳中有进,以质取胜”的“质造崂山”新型工业化品牌,奋力在制造强市建设中走在前、当排头。


2024年,青岛市崂山区工业增长动能不断增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3%,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青岛市崂山区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区,充分发挥了工业经济“压舱石”的重要作用,成为全区经济稳增长的有力支撑。滚动推动总投资82亿元的27个技改项目,推进崂特发酵罐改造项目、特锐德新型箱式电力设备制造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实现技改纳统,1-11月工业技改投资7.5亿元。增速22.8%,全市第三,汉缆技改案例入选“2024年青岛市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十大典型案例”;新增1家省级智能工厂、1家省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累计培育3家省级智能工厂,累计培育6家省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双瑞船用LNG供气系统等10个产品入选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占青岛市1/5,创历年最好成绩。

一是实行项目清单管理,精准靶向发力。梳理《崂山区新型工业化重点项目清单》,推进总投资超过240亿元的30个新型工业化项目提速建设。按照“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原则,分类建立动态项目库,持续储备、滚动推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开发院、东华软件副中心产业园等项目竣工投用,特来电总部基地一期、宏大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竣工投用;青岛泰科达算力中心产业园、金宇数字生态研发总部项目、海信研发中心三期等项目完成封顶;青啤百万千升高端特色啤酒生产基地、特来电总部基地二期、鸿裕吉智能制造基地、青源峰达集团精密仪器产业园、海汇德新能源产业基地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开工手续办理。大力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超长期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低息贷款等国家政策,全面推进总投资40亿元的17个技改项目加快建设,力争2025年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

二是提升项目服务效能,强化统筹调度。实施项目手续审批、建设施工、投产纳统等全生命周期服务,重点项目配置专班,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统筹发改、工信、规划、行政审批等多个产业及要素保障部门,主动靠上化解难题,确保项目及时纳统、达产达效。以联通国际出入口局为例,早在2016年,青岛市政府建立了青岛市争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协调推进联席会议制度,确定由崂山区政府牵头专项推进。崂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措并举积极推动项目落地,连续多年将该项目作为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经过多年对上争取及前期准备,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在山东青岛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2024年10月,区出入口局建设专班正式成立,按照综合协调组、建设推进组、产业招商组进行分工落实,各单位明确目标任务,形成多方配合、协同联动的工作合力。在推进开工建设过程中,梳理项目问题清单,倒排工期,建立工作台账,梳理形成交办督办事项清单,各项分解任务限时办理,控规调整论证及规划、园区供电线路迁改、市政管井引入等多项开工问题迅速高效解决,保障出入口局顺利开工。

三是打造工信产业集群,高效精准招商加强产业链招商顶层设计,聚焦“7+4+1”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智能家电等优势产业链,着力引进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发挥海尔、海信、特锐德、汉缆、中科曙光等龙头企业在产业园区标准化、链条化的引领和赋能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企业增资扩产、提质强产。持续强化工业技改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建立工业技改储备项目清单,推动卷烟厂数字化智能改造、盛瀚色谱扩大产能、崂矿升级改造等一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全面启动。同时注重构建优质高成长企业培育梯队,聚焦“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发展、新经济高成长企业快速崛起”两条培育赛道,助推全区优质企业做强主导产业,扩大崂山本土投资。

在今后工作中,青岛市崂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坚持“围着企业转、盯着目标干”,真抓实干、奋力争先,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以更加有力有效有为的举措,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全面提升全区工业核心竞争力,筑牢项目“硬底盘” 激活工信“新引擎”,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崂山力量。(来源:青岛市崂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