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西讯  3月18日,江西永新县总医院人民医院分院新生儿科经过90天的生死守护,成功救治一名胎龄仅27周、出生体重仅800克的超未成熟早产儿。这个只有成人手掌大小的"巴掌宝宝"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救治下,体重增长至2630克,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在父母怀抱中温暖出院,临别之际,家属连赠三面锦旗,医患携手定格感动瞬间。

生死时速:800克的生命抉择

“铃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新生儿科病房夜晚的宁静,2024年12月18日的凌晨,因特殊原因产科降临了一位特殊的宝宝,一名胎龄仅27周的小天使降临人间。该患儿出生时皮肤呈胶冻状,呼吸微弱,多脏器发育极不成熟,救治难度极大。面对转运上级医院的高风险与巨额费用压力,新生儿科团队与家属进行多次深度沟通,以详实的救治方案和暖心关怀赢得信任。家属毅然决定:“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放心!”

沉甸甸的生命重托

因为这份信任,新生儿科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在王国权主任的带领下,立即组建复苏团队,对小天使展开急救:清理呼吸道,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滴入,开通静脉通道......虽然时间紧迫,但大家的每一个动作都很精准到位,这场与死神的赛跑,每一秒都惊心动魄。

90个日夜的守护,铸就了生命的奇迹

在新生儿科的日夜里,医护团队为患儿量身定制“生命闯关计划”

①呼吸关: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动态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及模式,从:常频-高频-无创-鼻导管给氧-箱内给氧-脱氧,逐步助力实现让“巴掌宝宝”自主呼吸的平稳发展

②营养关:在入院后 第8天,为了更好的静脉补充营养,护理团队在上级医院护理专家的协助下,立即为“巴掌宝宝”实施了PICC置管,为后续的抢救治疗建立了一条畅通无阻的生命线。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导致的贫血问题,他的血色素水平像一根紧绷的弦,牵动着整个医护团队的心,每一次的输血都是一次精细的生命补给。随着患儿的消化系统逐步成长,从早期的微量喂养到现在的全肠道喂养,从1ml--2ml......--45ml,从微量喂养到自主吮吸;体重从800g ---- 1000 g -------2630g 。

③ 感染关:医护严格执行手卫生,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并进行集束化护理,实时监测患儿的炎性指标,成功的避免了院内感染。

▲医护人员精心护理

医护精心护理31天,巴掌宝宝与妈妈首拥温暖

为了缓解家属焦虑心情,能让家属第一时间掌握宝宝的情况,主管医师金佳琪积极地与家属沟通病情。护理团队的阿姨们为了增强宝宝的安全感,为“巴掌宝宝”制作了舒适柔软的仿子宫式“鸟巢”,让宝宝在里面静静成长;也为了增强宝宝与妈妈的情感,让宝宝感受“袋鼠式”的爱,在历时31天,情况稳定后,“巴掌宝宝”终于迎来了与妈妈人生中的第一抱!

医患同心:三面锦旗诉说真情

出院当日,患儿父母眼含热泪将写有“用心护理,亲和家人,精心呵护,胜似亲人”“医德高尚暖人心”“医德高尚亲和仁爱”的锦旗赠予医护团队。在布置温馨的母婴同室病房,医护人员手把手教授呛奶处理、抚触按摩等护理技能,为家庭延续"生命守护链"。

"这是我们收治的胎龄最小患儿,救治成功率已达国内先进水平。"新生儿科王国权主任表示,该案例标志着我院在超早产儿综合救治、家庭参与式护理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科室已建立从产房复苏到出院随访的全链条救治体系,年救治早产儿超200例。

镜头前,康复的宝宝在妈妈的怀抱中甜甜酣睡,医护人员与家属脸上露出胜利微笑。这场跨越三个月的生命保卫战,不仅创造了医学奇迹,更书写了医者仁心的动人篇章。

供稿:江西永新县总医院人民医院分院

责编:吴贵林

初审: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