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西讯(吴小燕 徐吟吟)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兴会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会人力公司)是经会昌县国资党委批准成立,为服务工业园区人才战略使命应运而生的国有独资企业,隶属于会昌县科创集团旗下。会昌县兴会人力公司自2022年5月成立以来,业务发展一直不理想,公司首年营收2.67万元,经营性亏损0.3万元,次年营收虽破百万却面临利润缺口扩至17万元。面临发展困局,如何开辟新发展路径,使企业实现扭亏为盈成为了摆在面前的难题。

一、构建“一核三融三力”党建工作体系

近年来,会昌县兴会人力公司深入贯彻集团党总支“一核三融”工作法(以园区服务为核心,实现目标、任务、工作三融合),构建起“党建引领、人才强基、服务赋能”为发展格局的"三维党建"赋能体系建设。

(1)目标融合强引领力:书记领航,重塑战略方向

将党建工作要求全面融入企业治理的各个环节,在集团党总支“战略决策-业务执行-一线攻坚”的三级管理体系框架下,建立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机制。科创集团党总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源公司扭亏为盈列为集团机关支部书记领航“攻坚促薄”项目,由集团党总支副书记、机关支部书记吴小燕同志领题,并兼任兴会人力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新班子组建后,立即分工深入市场调研,分析行业趋势和竞争对手情况,统筹制定《人力资源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将业务重点从传统劳务中介向高端人才猎聘、人力资源培训、特殊工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咨询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明确“服务园区经济、助力产业升级”核心目标。建立“第一议题”制度,2024年召开总经理会议22次,研究部署党建与业务融合事项38项。

(2)任务融合聚攻坚力:党员带头,提升服务质量

集团党建办深度参与人力公司业务布局,特别选派党务骨干兼任业务督导员,全程参与富士康招聘等重大项目服务,并成立党员先锋队,要求党员职工在业务工作中亮身份、做表率。创新开展“党建+业务”双周研讨会,聚焦灵活用工、人才管理等人力资源行业的前沿趋势,组织业务骨干进行深入研讨。全年共收集到优化招聘流程、创新培训模式等10余条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在人才招聘环节,党员招聘专员主动加班加点,深入企业了解需求和人才特点,精准匹配岗位,大大提高了招聘成功率和客户满意度。积极联络省市专家团队,为企业量身定制做好培训方案,赢得客户信赖。

(3)工作融合提服务力:文化融合,凝聚团队力量

将党建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主题党日、红色主题实践等活动,将企业文化、红色精神深入员工心中,全面提升员工凝聚力与攻坚能力。创新开展“行走的党课”活动,组织员工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通过观看历史文物、聆听革命故事,让员工深刻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回公司后,举办“红色感悟分享会”,员工们结合自身工作,分享如何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在赣州富士康紧急招聘任务中,公司上下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难题,员工们凭借从红色实践中汲取的坚韧不拔精神,日夜奋战招工,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

(4)以园区为核:服务赋能,筑牢发展基础

将公司党建与园区劳动力要素保障深度融合,打造“园区人力输送+企业服务”双引擎模式。积极开展园区人力资源全方位服务,目前已与工业园管委会、数信公司、环保公司等40家企业建立劳务派遣合作关系,派遣员工达到300余人次。2024年共举办线下招聘会11场,举办业务培训13场,服务企业共计160余次,为县内企业输送各类人才600余人。

公司还通过打造“线上+线下”招聘矩阵,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线上在九二产业大脑设立了园区“5+2就业之家”,同步在村级设立了36个“5+2就业之家”站点;线下与各乡镇乡村振兴子公司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合作关系,充分联络乡镇一级,村部一级力量搭建与会昌县各企业之间人才输送桥梁。

二、实现“三个转化”发展突破

通过党建引领、书记领航,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5.98万元,较上年增长了近6倍,利润完成21万元,成功扭亏为盈。同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得到增强,2025年实现了“小公司、大作为”。

(1)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年营收同比增长581%,超额完成年度任务186.5%,业务拓展至氟盐化工、医疗、环保、数字化开发等领域,为振兴集团、赣优公司、县中医院等20多家战略客户提供人才服务。

(2)组织活力转化为服务效能:劳务派遣员工满意度达98%,企业服务档案实现全流程可追溯,管理咨询服务满意度提升至95%。

(3)红色基因转化为品牌价值:打造“红色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开展“红色招聘”“红色培训”等活动,开发“红色教育+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培训学员800人次。

四、形成“四个一”发展路径

(1)坚持一个核心:以党建品牌统领全局。深化“兴会向党 科创裕民”品牌内涵,构建“1+3”品牌矩阵,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2)创新一套机制:“一核三融三力”工作法。通过一个核心,目标、任务、工作三融合,实现党组织引领力、攻坚力、服务力的系统性提升。

(3)建强一支队伍:双螺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双维度评估,培育既懂党建又精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4)构建一种生态:产才融合服务网络。打造“园区+乡村”服务网络,建立“企业服务档案”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匹配。

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新征程中,会昌县兴会人力资源公司以党建"供给侧改革"破题,探索出"政治优势-治理效能-市场价值"的转化通道,为县域国企市场化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板。其创新实践证明:只要找准党建与经营的转换接口,传统人力资源服务同样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供稿:会昌县科创集团党建办

责编:黄弘

审核:陈福源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