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沾满泥点的双脚,也能踏出最动人的足迹!”

“第一次收到这么多温暖的告白,原来我在别人眼里这么可爱!”

3月21日,洪州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化身“星光放映厅”,七年级(7)班的同学们在《有泥点也精彩》《沙漠中的蒲公英》两部短片的交织叙事中,开启了一场治愈心灵的自我对话。当46封手写"夸夸卡"如星光点亮教室时,所有人终于懂得——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完美无瑕,而在于那些未被察觉的微光。

视频启程:小泥人与蒲公英的生命隐喻

课程以动画短片《有泥点也精彩》拉开序幕,两摊烂泥虽然有着相同的环境,相同的身份,却活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夸夸卡”行动:同学们匿名书写“同桌闪光卡”,发现同桌的隐秘星光。“总在我沮丧时悄悄递纸巾”“解题时眼睛会发光,像侦探破案一样酷”“你的画让黑板报变成了童话镇”……随着卡片汇集,有人害羞得低头,有人笑着惊呼:"这真的是在说我吗?"

心灵回声:教师朗读唤醒集体共鸣

课程尾声,万老师随机抽取卡片深情朗读。掌声中,最后一封未署名的卡片写道:"今天的课堂像一块橡皮,擦去了蒙在我们身上的灰尘。"

设计深意:用心理学工具重塑认知

“视频中的小泥人象征对自我缺陷的执念,蒲公英则隐喻被忽视的生命力。”

课程结合“叙事疗法”与“积极心理学”,通过三重设计:

1、隐喻共鸣:借意象故事降低心理防御

2、第三人称视角:匿名评价破除"羞耻感"

3、权威强化:教师朗读赋予认可仪式感

课后涟漪:被照亮的何止是少年

“原来夸赞别人不需要惊天动地的理由,一个微笑也值得被郑重记录。”

图文:万恒明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