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主办的“中华母亲节与家文化建设”座谈会在北京儒促会家文化建设委员会总部举行。来自京、津、冀、辽、晋、陕等地30余位专家学者,在齐唱《大同歌》齐诵《孟子》(节选)的仪式中,拉开了座谈会序幕。

(齐唱《大同歌》)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会长于建福主持会议,强调在亚圣孟子诞辰之日(四月初二)举办本次座谈会的动议,就是要集思广益,凝心聚力,为中华母亲节的设立和家文化建设搭建广泛交流互鉴的平台;其宗旨,就是要基于儒家追求的“大同”理想,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增进个体成长、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就是要将总书记家文化思想落到实处。

(于建福教授主持会议)

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创会会长、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荣誉顾问、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原宣传部部长李汉秋教授以86岁高龄亲临会场,首先讲述了2006年中华母亲节促进会成立迄今20年的艰难发展历程,阐发了设立中华母亲节对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的现实意义。他认为,近年来文化思想包括家文化的论述,尤其是《求是》杂志今年第3期发表的《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风》一文,再次发出了中央注重家文化建设的重要信号,是我们让中华母亲节再度起航的重大动力和难得机遇。他强调,“母爱、母教、爱母、孝亲”是设立中华母亲节之要义,以亚圣孟子诞辰日为节点,以孟母为中华母亲节形象代表,就是要凸显中华母亲节之要义,就是为了让天下父母的爱心获得子女的切身体认,让天下子女的孝心受到唤醒并有温情表达。他还以个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深度思考,敏锐地提出了破解中华母亲节所面临困境的思路,就是要继续涵养民众基础,求同存异,凝聚共识,争取中华母亲节早日成为国家法定节日。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创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顾问、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荣誉所长、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荣誉会长王殿卿教授,以视频方式回顾了中华母亲节推进的历程,并对中华母亲节的前景充满期待。

(李汉秋荣誉会长主旨发言)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报刊社原党委书记兼社长翟博编审以《树立新时代的家庭文化观》为题作主旨发言。他指出,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是值得世代赞美的大爱形象,成功人士背后往往就有一位伟大母亲;新时代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家庭文化,通过树立崇高的家国情怀、崇高的道德规范、博大的仁爱之心、崇高的家庭价值观、和睦的家庭邻里观、勤勉的乐学思想、勇敢的担当精神、亲和的家庭文化,树立以立德树人为首位、以增强家庭凝聚力和归属感为目标的家庭文化观。他强调,我们要吸收中华家庭文化的精华,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把价值观建设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把立德树人、做人教育作为家庭建设和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务,把家庭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把家风建设纳入社会治理体系。

(翟博会长主旨发言)

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郑新蓉教授以《走近母亲——从口述史做起》为题作主旨发言。她以自己为母亲撰写自传的经历,向与会者分享了自己对母亲一生、对个体生命的体悟,进而指出,唯有慎终追远,才能不忘祖先和民族的根脉,才能使民德归厚。在她看来,母亲一生90多年的口述史,是家史,也是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的缩影;作为人类,如果不记录历史,便没有文明;作为儿女,如果不记录母亲、感恩母爱,则难有家文化传承。她确信,口述史是治愈当代“疾病”的良方,把纷繁断片的生活编织成一个有灵魂的生命历程叙述,在快节奏、多头绪及繁杂日子中就会找到安放心灵的港湾。

(郑新蓉教授主旨发言)

精彩的主旨发言后,各区域代表分享了各自在母亲文化与家文化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独到见解。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周易文化委员会主任、国家开放大学孙福万教授以《母亲、坤德与家文化建设:易经的启示》为题,由“坤卦”讲到“坤德”进而呈现了中国母亲的显著特点,由“家人挂”而呈现新时代依然需要发扬的优良传统。来自天津的中国民航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赵洪海博士以《家文化建设看父亲》为题指出,父亲以其坚韧、力量、意志力、责任感等品质,为家庭带来稳定性与安全感,父亲的格局决定着家庭的格局和未来。辽宁省大连金普新区家庭教育协会会长牛朝霞校长结合其家庭和自身成长经历,强调应以家国情怀做好各自家庭文化建设,遵循家庭特有的教育规律方能触动人的心灵。河北省定州市委常委、宣传部张充部长从中华民族情感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言及设立中华母亲节的意义,认为文化底蕴厚重的定州应加大后续宣传力度,推动中华母亲文化传承发展。定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王少永副会长分享了在当地推进家校合作尤其是将儒家经典引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及取得的成功经验。山西省太原市母亲文化研究会崔国丽会长,分享了该会近年来组织中华母亲节活动及400多场公益讲座的经验和体会,提出要以家风涵养社会,以家教培养未来。陕西省西安外事学院正蒙书院副院长、核心素养教育中心主任曲经纬博士介绍了该院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在通识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了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

(七位区域代表发言)

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家文化建设委员会任宝菊主任代表承办部门总结了本次座谈会取得的三项成果:一是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出席,进行高端引领,宏观把脉,为中华母亲节和家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指导;二是多省份相关人士参与,呈现了多区域文化特色,初步尝试了北京儒促会与多区域的互动融会;三是与会嘉宾的发言异彩纷呈,相互分享了经验智慧,彰显了同道者在弘扬中华优秀母教文化及家文化方面的艰辛探索。

(任宝菊主任总结发言)

座谈会上,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特聘请王殿卿先生为本会荣誉会长、李汉秋先生为本会荣誉顾问,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宋德全代表儒促会向李汉秋先生颁发荣誉顾问聘书。

(宋德全副会长代表儒促会为李汉秋先生颁发荣誉顾问聘书)

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还举行了“家文化建设委员会”授牌仪式。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春海代表儒促会向家文化建设委员会授牌。

(冯春海副会长代表儒促会向家文化建设委员会授牌)

(撰稿人:任宝菊、刘本艳;图像:曹吉祥、李玉芝)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