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容西片区西泉社区成立于2022年9月份,在推进回迁居民由村民向市民转变过程中,容西西泉社区积极发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作用,打造“西泉蜂巢”党建特色品牌,通过筑好“蜂巢”、筑牢“蜂网”、选树“先蜂”多方面举措,结合“蜂巢式”组织架构和“蜜蜂式”党建服务,探索构建“蜂巢党建”服务治理模式,持续提升社区党组织的粘合度、网格治理的精细度和服务居民的满意度,积极推进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区氛围。
筑实蜂巢,蜂鸣汇聚听民声
西泉社区以党组织为核心,着眼于源头治理,通过“蜂声汇聚”阵地建设+会议听声+入户联心+普惠型服务等方式,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多举措解决群众问题,多途径开展宣传引导。一是创新搭建“蜂声汇意室”党群服务红色阵地,包括社区民调室、小区网格驿站、暖心物业服务站等,联合各单位共同发力,共商居民问题。二是依托三级会议制度开展社区治理工作,小区每周组织召开“协商议事会”,社区每两周组织召开“社区联席议事会”,管委会每月组织召开“管委会专题议事会”。三是持续推进“入户联心”听民意工作,在小区里建立“听声最小最简”模式,每位“蜜蜂”党员在责任区内常访“三类人群”,即重点服务对象、重点管理对象和重点依靠对象,积极汇听民意,为维稳和其他各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四是提供多项普惠型服务,现社区拥有全龄段的“儿童之家”,为孩子们打造健康成长的温馨港湾;雄安首个共享自习室,为学子们提供了宁静的学习空间;首个家风文化馆,传承着优良的家风家训,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首创户外彩绘架空层,为小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编织蜂网,蜂格聚力解民忧
坚持全面覆盖、有效覆盖,西泉社区建立“蜂巢化”组织体系管理,社区设立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小区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架构,包括1个党总支、4个网格党支部、9个党小组,10个党员中心户。同时成立了“1+3+N”网格治理体系,联合推行“五单工作法”运行机制,通过群众点单、高效办单、全程督单、书记问单、群众评单五个环节的无缝衔接,联动发挥网格组成单位作用,打造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片区”。
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从集中验房到房屋维修,从严格的疫情管控到一二批车位费收缴,从防汛工作到冬季供暖改造,再到公共区域整修以及社区治理等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先锋作用,不遗余力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自2022年7月份回迁以来,西泉社区共化解信访问题、矛盾纠纷问题共四百余起。
同时西泉社区建立民情台账、矛盾信访调节台账、堡垒户台账、重点人台账,在重要节点和节假日期间通过走访谈心拉进与重点人的距离,从初期了解到深入化解矛盾,同时带动信访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社区治理等工作,做到底线清晰、心中有数。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收到十余面致谢锦旗。这些锦旗不仅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群众对工作的高度认可与赞扬。在这个过程中,切实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也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争创先锋,蜂巢服务暖民心
西泉社区充分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将优秀的蜜蜂服务队有效融入社区治理当中,充分发挥先“蜂”模范作用。建立多元化志愿服务队伍,组建“希望之星”儿童志愿服务队、“传递温暖,爱在西泉”先锋服务队、“西泉义警”志愿服务队、纠纷调解民调队伍、巾帼志愿服务队等5支各具特色的志愿者队伍。目前,西泉社区志愿服务队已注册志愿者140人,儿童志愿服务队已注册85人,累计服务时长达2200小时,同时西泉民调队伍现有13名调解员,积极吸纳回迁村干部、党员、楼栋长、两代表一委员、志愿者、社贤等力量。
同时以党建联建为抓手,整合多方资源,提供暖民心服务项目,全力打造儿童友好社区。例如与兴学幼儿园联建打造新区首个公益早教活动,现已开展二十一期,服务人数累计420余人次;与中信银行联建打造系列“儿童特长小课堂”项目,开展十期,服务人数累计200余人次;与中建七局联建打造房屋科普课堂;与雄安新区应急管理局党建联建开展安全生产类志愿服务项目五次,服务人数累计400余人。通过这些努力,切实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关怀。
容西西泉社区积极探索“蜂巢党建”工作模式,通过蜜蜂走访和先蜂模范的带头作用,增强回迁居民志愿服务意识,激发回迁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实现社区治理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同时结合社区暖民心服务项目,不断优化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持续提高辖区回迁居民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雄安新区容西管委会西泉社区社区 王海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