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学习了河南罗山、湖北黄梅、安徽宿松、内蒙古等多地接连发生违规聚餐饮酒致人死亡的事件,令人震惊、发人深省。

悲剧的发生,不仅让受害者家庭承受了难以估量的痛苦,也在社会层面引发了极其负面的反响。这充分暴露出部分干部纪律意识淡薄、规矩意识缺失的问题。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正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和成长的关键时期,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以案为镜,守牢“吃喝底线”,真正做到清正廉洁、克己奉公。

筑牢思想防线,以“自律之心”抵御“吃喝陋习”。违规吃喝看似是生活小节,实则是思想滑坡的开端,是廉洁防线失守的突破口。年轻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吃喝”绝非小事小节,其背后极可能潜藏着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的风险。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增强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当面对形形色色的“吃喝”诱惑时,要坚守自身的原则与底线,不盲目跟风随波逐流,不被“舌尖上的短暂享受”所蒙蔽,坚决抵制那些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为幌子的不良“吃喝”行为。要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自律意识贯穿到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坚定的“自律之心”将“吃喝陋习”拒之门外,守护好自己的政治生命和职业操守。

破除人情枷锁,以“原则之剑”斩断“吃喝链条”。畸变的社交文化为违规吃喝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不醉反倒显得不真诚”“感情深一口闷”等所谓的“酒桌文化”和“人情世故”,像无形的枷锁束缚着一些年轻干部。在这样的氛围下,不少干部明明内心抵触,却又怕得罪人、怕影响人际关系,不得不硬着头皮参与其中。然而,年轻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情谊绝不是建立在觥筹交错之间,而是源于真诚的交流和相互的理解。这种所谓的“人情”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和利益交换。要勇于对这些扭曲的社交文化说“不”,不被所谓的“面子”束缚,不被虚假的“人情”左右,拔出“原则之剑”,毅然决然地斩断那些不合情理的“吃喝链条”。要树立正确的社交观念,以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式开展人际交往,以自身的清正廉洁带动形成坚守“吃喝底线”、拒绝违规吃喝的良好风尚。

强化监督意识,以“他律之盾”防范“吃喝风险”。监督的缺位常常会使一些不良“吃喝”行为有可乘之机,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有效的监督能够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出现的“吃喝问题”。年轻干部不仅要自律,还要积极主动地接受来自组织、同事和群众的监督,将自己的行为置于阳光之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主动向组织汇报自己的社交活动情况,尤其是涉及吃喝应酬的部分,做到不隐瞒、不回避。对于同事的提醒和建议,要虚心接受,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同时,要积极鼓励群众参与监督,拓宽群众举报渠道,让违规“吃喝”行为无处遁形。组织部门也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定期对年轻干部的“吃喝”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只有让“他律之盾”时刻发挥作用,才能有效防范“吃喝风险”,确保年轻干部在“吃喝”问题上不越雷池一步。(文/刘林)

供稿:中共宜丰县委组织部

责编: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