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吕勇进 通讯员 王青荣)2025年6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之际,“中国好人”,青岛市传记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仁江参与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党委举办的“赓续红色基因·践行奋斗报国”新党员座谈会,与发展的新党员共话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中国好人”、山东省道德模范、学院兼职校外辅导员的王仁江同志与2025年新发展党员围坐一堂,畅谈初心使命,为新党员扣好政治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座谈会由学院党委书记吕楠主持。

王仁江以“生死盟约,军人本色”为主题,将师生们带回了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他饱含深情的讲述了1985年9月带领全连官兵,向敌高地发起攻击,战士英勇冲击,在边境作战中震撼人心的亲身经历,他讲述了英勇年轻的战士们一腔热血保家卫国的事迹和“生死盟约”等五个故事。

当时,冲击分队遇到敌火力点的阻击,几名战士身负重伤也未能打掉敌火力点,身负重伤仍奋不顾身炸毁敌人火力点的一班班长唐家成,一边喊着“连长,让我上吧!”一边抱起爆破筒冲上去了,一声巨响,敌火力点哑了,但我的好兄弟再也没能站起来。为班长报仇!战士们冲了上去,全歼高地上的敌军。

当攻击分队攻击主高地时,遇到了敌人雷区,前进受阻,王自义主动请战:“连长看我的,我是工兵战士!” 当他发现敌人埋下的是“诡计雷”,再次请缨继续排雷!当王自义凭着熟练技术排除这颗诡计雷时,狡猾的敌军阻击手恼羞成怒打爆了还捧在王自义手中的地雷,王自义牺牲了,他用19岁的生命完成了开辟和通路任务,保障攻击分队向敌阵地冲击前进。

他回忆了“英雄通信兵”班长王刚。战斗中他上传下达指挥所作战命令和指示,保障通信联络畅通。当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一发炮弹,落在他的身边,王刚被炸伤了,身上中了几十块弹片,双眼炸伤,眼球流出,他顽强的站起来,手中的电台话筒不停地发出指挥所的各种命令指示,报告攻击分队战况,直到战斗胜利,他倒下了。在救护所,医生在他身上取出了二十几块弹片,截除了他的双眼球。战后,王刚被成都军区授予英雄通信兵荣誉称号,也演释了重伤不下火线,战斗不结束,通信永不断的典范。

他特别动情地讲述了战友们在奔赴前线前,用包子弹的油纸写下简短却字字千钧的《入党申请书》,他们,“只为:我是光荣的共产党员!能够奔赴前线、保家卫国”的纯粹初心。”

王仁江着重提及,一位身负重伤的战士在请战时被问及是否后悔时,他斩钉截铁地回答:“绝不后悔!因为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然后冲锋在前,这铿锵有力的话语,至今萦绕耳边仿佛还在回响。

更令人动容的是:至今还仍然留在身上、无法取出弹片的“中国好人”王仁江,深情讲述了践行的“生死盟约”——40多年来,他与战友们坚守战场上的庄严承诺:“活下来的战友,要养牺牲战友的爹娘”,将12位烈士战友的父母当作自己的亲爹娘,数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诺千金”的军人本色与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

他勉励在座的党员同志、大学生党员要赓续初心使命,厚植家国情怀,勇于担当奉献。

交流环节,大学生们立足自身经历和所学专业特色,结合时代使命做出了铿锵有力的承诺。新发展党员吴靖泽说道:“今天听到王仁江老师讲述战友们用包子弹的油纸写下入党申请书、高喊着‘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冲锋在前!几十年如一日践行生死盟约的故事,我深受震撼,灵魂仿佛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作为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一名党员,我的战场就在手中的蓝图之上,就在未来的城乡空间之中。我将把这份震撼和感动,转化为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空间的坚定信念。让青春在最需要的土地上开出属于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奋斗之花!”

随后,担任青岛市传记文化研究会会长的王仁江为新发展党员赠书,勉励他们要永葆初心使命,努力学习,挺膺担当,报效祖国。

吕楠在总结中表示,本次活动是学院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之际深化主题教育、强化“思政育人”的重要举措。通过楷模英雄面对面,为全体新发展党员上了一堂直击灵魂的信仰党课,切实把党的精神谱系转化为“筑”力强国的行动力。学院将持续依托王仁江校外兼职辅导员,构建起“楷模进课堂—精神融实践”的教育链条,将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与学生生涯发展紧密结合,将“好人精神”转化为奋斗报国的不竭动力。

这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生动展现了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党建工作在载体创新、价值传导与时代响应上的积极探索,有效提升了“思政育人”的感染力。下一步,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将持续推动党性锤炼与专业使命的深度融合,前瞻性地引导广大青年自觉践行“将个人‘小我’融入强国‘大我’”的时代要求,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奠定思想根基。让历经战火淬炼的铁血精神与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交相生辉!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