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观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石,它犹如一座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然而,在基层工作中,“不想干”“不敢干”“悠着干”等现象时有发生,究其本质,是扭曲的事业观在作祟。“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员干部要以正确的事业观为先导,善谋事、敢担事、会干事,不负组织信任、人民重托。

聚焦谋事,筑牢事业根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创造世所罕见的辉煌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党员干部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把“小我”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中去。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事业为重,全身心投入事业,保持干事创业激情,坚忍不拔、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以强烈事业心、高度责任感,在岗位上、责任中体现事业观,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以百姓心为心、以群众事为事,把工作重心放到为民办实事上,关心群众疾苦,一心一意帮助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落脚干事,注重实招实效。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厦离不开一砖一瓦的苦干实干,强国事业的美好蓝图离不开一招一式的奋斗作为。干部干事就要真抓实干,体现担当作为,坚定“不虚荣,不贪功,不图名”的政治定力,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切实体现到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坐而论道、不光说不练,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把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使自身真正立得稳、行得远。

勇于担事,彰显党员本色。中国共产党人的底色是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党员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竭尽全力干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赢得老百姓的口碑。要勇于担当、遇事“不怕事”,敢于担当、遇事“不避事”,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怀着一颗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赤诚之心,担当作为,忠诚履职,真正干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心”的事业,实现一名共产党人的真正价值。(文/欧美清)

供稿:中共石城县委组织部

责编: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