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水利工程建设战线上,有这样一位“双高工”项目经理:他既是土木工程与水利工程领域的“双料”高级工程师,又是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他既能以技术创新攻克施工难题,又能以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他以项目为战场,以施工蓝图为作战图,用专业与担当谱写新时代水利建设的赞歌。他就是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工局公司”)项目经理陈永胜——一位用专业与担当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建设者。

学无止境,在求知路上永攀高峰

2019年底,陈永胜带着对水利事业的热忱,通过“人才招聘”进入宁工局公司,开启了他作为项目经理的职业征程。

从进入宁工局公司那天起,陈永胜就将“学无止境”四个字刻进职业基因,在专业深耕与工程实践中,书写着一名水利工程人的担当与成长。这句话成为他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随着经验的积累,陈永胜不满足于现有知识,开始向更高的目标发起挑战。他白天要处理工地上的事务,晚上还要挤出时间学习。工地上的宿舍条件简陋,但他从未间断学习。“有时候忙到深夜,累得只想倒头就睡,但一想到自己的目标,就又爬起来继续学习。”正是这份坚持,让他在拿到了“双高级”工程师职称证书。

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后,陈永胜没有停下脚步。他意识到,工程建设中安全生产是生命线,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当好安全第一责任人,他又投入到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备考中。安全工程涉及法律法规、风险管理、应急处置等多个方面,知识点繁杂。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他把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吃饭、睡前都不忘看上几眼。遇到难点问题,他就上网查资料、参加线上培训,甚至专门去请教安全监管部门的专家。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他成功考取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成为宁工局公司为数不多同时拥有高级工程师和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的技术骨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陈永胜来说,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17年来,陈永胜的学习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专业知识、施工要点和心得体会。这些笔记见证了他从“门外汉”到“技术通”的蜕变,也让他成为了公司上下公认的“学习达人”、“自学成才标兵”。

精益求精,项目管理的“行家里手”

2022年,陈永胜被任命为银川市东线供水工程(水工部分)的项目经理,该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承担着为银川都市圈河东地区供水的重任,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数十万群众的用水安全。这个项目是宁工局有史以来单体合同额最大的项目,陈永胜体现出了他卓越的项目管理能力,一个把“PDCA”刻进每一方混凝土的管理者。冲锋在前,他是责任担当的“水利铁军”,面对各项挑战与难题,亲自抓协调工作,带领管理人员跑村镇、进田地,细致地做好每一个协调工作环节。该项目施工点多面广,同时施工的作业面有几十处,作业人员近千人,陈永胜科学组织,按期完成了所有施工任务。从技术上优化施工方案,紧抓关键部位施工,确保节点工期如期完成。

陈永胜亲自带队到现场勘察,查阅大量资料,与专家反复论证,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项技术难题。传统施工方法不仅工期长,还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在专家论证会上,陈永胜大胆提出“管中管水平定向钻一次回拖施工工艺”方案,引发激烈争论。“这个工艺在供水管道工程中尚无先例,风险太大!”有专家直言不讳。

“正因没有先例,才更需要创新突破。”陈永胜带着技术团队连续奋战50天,通过不断模拟计算,最终用详实的数据说服了各方。这个创新性方案,成功解决了一次性在高水位地区同时穿越等级公路级行水沟道难题,不仅保证了工程的稳定性,减少对交通的影响,还为后续施工赢得了宝贵时间。该工艺实现了大口径管中管一次回拖零的突破,在国内供水管道中尚属首次,成为行业标杆。

善谋善为,他是经营创效的“先锋闯将”,该项目验收任务重、结算工作量大,其中包括:89个分部验收,14个单位工程验收以及机组启动、阶段通水、水库下闸蓄水等阶段验收工作;报告单、签证单、核量单达三千余份。他高效组织完成了项目验收及结算工作,超额完成各项项目管理目标及经营指标,充分体现了优秀项目经理的“行家里手”。

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吴忠段)是自治区重点水利工程,陈永胜带领团队驻扎工地,日夜奋战。面对黄河城市段各项协调问题、罕见多雨季节、汛期及黄河拉沙等因素,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仅用不到三个月时间完成了主体工程施工,增强了提防抗冲刷能力,又保护了河道生态,防洪标准大幅提升,沿岸居民区安全得到保障。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在中卫、吴忠、银川、石嘴山等4个地市区47个标段中,只有陈永胜负责的吴忠标段受到宁夏水利厅建设中心和吴忠市水务局的通报表扬。

凭借精湛的业务水平、卓越的管理能力,陈永胜先后获得水投集团“先进工作者”“、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宁工局公司“成本精算楷模”,获得水利行业部级工法1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以身作则,用责任与担当引领团队前行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作为项目经理,陈永胜深知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他不仅自己技术过硬,更注重培养团队成员的能力,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引领团队不断成长。

每天清晨,天还没亮,他就已经穿上工作服,开始巡查工地,检查施工设备和安全措施;晚上,他还要组织召开例会,总结当天的工作,安排第二天的任务,常常忙到深夜。同事们说:“有陈经理在,再复杂的项目都有‘定盘星’!”。“陈经理就像我们的‘主心骨’,有他在,我们干活就有底气。”团队成员小杜说。陈永胜注重对年轻员工的培养,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他在团队中推行“导师带徒”制度,亲自担任年轻技术人员的导师,手把手地教他们。他还经常组织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会,让团队成员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提高。

凝心聚力,他是团队建设的“领航头雁”。在团队管理中,陈永胜坚持“严管厚爱”的原则。他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要求极为严格,每一个环节都要亲自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整改。有一次,在检查混凝土浇筑质量时,他发现一处振捣不密实,当即要求返工,并组织团队成员召开质量分析会,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形成了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良好氛围。项目部多次获得公司“成本管控优秀团队”、“安全管控优秀团队”,期间培养的多名技术及管理骨干,获得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先进工作者”、“成本精算楷模”、“文化践行楷模”等荣誉。

初心不改,用实干书写水利人的忠诚与奉献

从技术员到“双高工”项目经理,陈永胜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证明:真正的工匠精神,既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又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宁工局公司的精神传承——以专业铸就精品,用匠心守护初心。

从自学成才的标兵到技术精湛的工匠,从先锋闯将到引领团队的“主心骨”,从项目经理到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陈永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水利建设者的奋斗精神。他的故事,是无数水利建设者的缩影,他们用汗水浇灌梦想,用实干铸就辉煌,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来源:宁工局公司综合部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