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档案馆党组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积极探索“点链面域”四维联动学习模式,将理论学习深度融入档案工作实践,有效提升了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省档案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支撑。
一、聚焦“点”上发力,强化理论学习政治引领
突出政治理论“核心点”。坚持以政治学习为根本,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始终将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常学常新、常悟常进,在深化理论武装中强信念、铸忠诚。
抓住重要契机“关键点”。坚持把开展历次党的主题教育、重温总书记历次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中心组学习的制度性安排,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持续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深化落实上下功夫,自觉做到学彻底、悟到位、用灵活,确保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到全馆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锚定档案主业“结合点”。紧密联系档案工作实际确定学习主题,每年至少2次专题学习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在档案领域的应用等内容,开展靶向式学习研讨,确保学习内容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不断深化党员干部对新思想新理论的理解把握,确保档案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二、突出“链”上管理,增强理论学习力度广度
打造“预习-精学-深研”学习链。落实省委及省直机关工委年度学习计划要求,制定年度计划,统筹安排实施,逐一推进落实。每次学习前明确一个主题,编发包含重要论述、政策文件、业务资料、相关案例的学习材料,中心组成员提前自学思考。集中学习时,采取领读原文、专家辅导、观看专题片等多种形式进行精学。并紧扣学习要点建立领题发言、重点发言、交流发言相结合的交流研讨模式,党组书记对发言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在思想碰撞中深化理解、凝聚共识,带动学习质量稳步提高。
构建“问题-调研-对策”转化链。将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针对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中的难点、堵点,中心组成员带着问题学,带头深入相关单位开展专题调研,聚焦发现的问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寻找破解之策,形成推动工作的具体思路和举措。比如,在学习关于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要求后,党组书记深入基层档案馆调研,提出了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整合档案资源、项目带动开发等意见建议。
形成“学习-实践-再学习”提升链。注重学习成果的实践检验和应用推广,将中心组学习交流形成的共识、提出的对策及时转化为工作部署、制度文件或项目方案。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效,并将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反馈回中心组学习议题,进行再学习、再研究、再深化,实现理论武装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比如,通过对文化思想再学习、再研究、再部署,持续深化对红色档案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文化血脉的重要性认识,通过举办“红旗漫卷江西--革命历史档案文献展”、推出《档案江西》《跨越时空的追寻》等系列音视频等形式,积极服务我省红色基因传承先行区建设。
三、拓展“面”上结合,推动理论学习提味增鲜
扩大成员参与“覆盖面”。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党组书记亲自审定学习计划、主持学习研讨、带头交流发言、领学重点篇目,带动学习质量稳步提高。党组成员率先垂范,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作表率,带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学习的良好局面。根据学习主题和内容需要,适时将参加学习人员范围扩大到三级调研员职级以上党员干部和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创新学习载体“形式面”。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平台。线上,依托“学习强国”平台、江西干部网络学院等载体开展日常学、随时学,在单位网站开设学习专栏等,推送学习资料、开展知识测试、交流学习心得。线下,除常规集中学习研讨外,积极组织中心组成员走进红色档案展览现场,开展主题联学等活动,邀请档案部门同行、党校专家、高校学者等进行辅导讲座或经验交流,引入“外脑”拓展视野、启发思路,增强学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建设特色学习“资源面”。深度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富矿”,建立中心组专题学习库。围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时间节点、江西特色文化等,精心选取馆藏珍贵档案、编研有关书籍作为学习素材。例如,结合历次主题教育,组织编纂《江西省抗战后援档案汇编》等10余种档案史料,作为中心组学习材料,把档案“资源库”变为学习“思想库”,引导学习人员从中感悟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四、提升“域”上成效,促进理论学习深化转化
服务决策“资政域”显成效。提升政治站位和战略眼光,把“坐而论道”和“起而行之”紧密结合,促进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中心组成员带头组织力量加强档案资政研究,领题编纂的资政文章《政府过紧日子 百姓过好日子——中央苏区时期的节省运动及其经验启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形成与现实启示》《关于深挖民国时期档案资源助推赣粤运河工程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的建议》等,多次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批转有关部门,为领导决策和部门工作提供历史依据和参考。
引领队伍“建设域”强根基。把中心组学习打造成锤炼干部队伍、涵养优良作风的重要平台。通过学习,强化了全体档案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职业荣誉感。营造了崇尚学习、钻研业务、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培养了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档案专业人才,为档案事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近年来,全馆有15人获评全国档案系统“三支人才队伍”、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新时代赣鄱先锋和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3个党支部分获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直机关“四强”党支部。
融入社会“服务域”惠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学习导向和工作导向。通过学习深化对档案公共服务属性的认识,推动档案服务向基层延伸、向民生聚焦。不断优化查档方式,充分运用省政务服务平台、江西档案共享利用平台、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等,着力推进数字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共建共享,扩大“一网通办”便民“朋友圈”,查档服务实现“查得快、查得全、查得准”,利用档案解决民生问题更加方便快捷。
实践证明,“点链面域”四维联动的学习模式,较好破解了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实现了思想淬炼与专业训练的有机统一。江西省档案馆理论学习中心组将继续深化完善这一模式,持续在理论武装上求深、在学习转化上求实、在推动发展上求效,不断开创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档案智慧和力量。(江西省档案馆 何兆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