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苏讯(通讯员 陆锦美 季晓楠)2025 年 “全国科普月” 之际,9 月 20 日,第九届 “清塑护岸,守护蔚蓝” 全国净滩公益活动南通站在启东市江海澜湾黑沙滩畔正式启动。文云全名师工作室作为协办单位,联动南城区街道翡翠苑社区、江苏省启东中学学生思创实践小组及家长志愿者,以 “科技 + 环保” 为核心开展净滩研学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深度融合,为传统净滩行动注入科技活力,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本次活动由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共青团中央社会联络部、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指导,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中共南通市委统战部、南通市生态环境局、中国鸟网主办,中共启东市委统战部、南通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南通市启东生态环境局、启东江海澜湾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承办,南通市爱尚环保公益发展中心、启东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协办,多方协同为海洋生态保护凝聚力量。

启动仪式:凝聚共识,播撒环保种子

活动伊始,一段往届净滩行动回顾视频拉开序幕。视频中清理滩涂、守护海岸的感人画面,瞬间点燃现场志愿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南通、启东相关领导出席仪式并致辞,强调海洋生态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呼吁社会各界积极投身环保实践。

随后,志愿者代表宣读《净滩护鸟联合倡议书》,向公众发出 “减少塑料污染、保护鸟类栖息地” 的倡议,号召共同守护蓝色家园。仪式现场还举行了《万物有信》《渔趣发明 —— 青少年发明创造趣味路径》新书发布及赠书仪式。其中,文云全名师工作室为启东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捐赠的《渔趣发明》一书,将发明教育与环保理念紧密结合,旨在以 “趣味发明” 启发青少年用创造力守护自然,为环保事业培育未来力量。

思创研讨:碰撞智慧,探索治理新路径

启动仪式后,文云全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围绕 “滩涂环境治理与资源优化” 展开头脑风暴。老师们从生态修复技术创新、海滩垃圾分类管理、科技手段赋能环保等维度,深入探讨环保实践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路径,为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建言献策,为后续净滩行动规划科学方案。

科技实践:无人机助力,打造 “环保之眼”

江苏省启东中学学生思创实践小组将无人机技术引入净滩行动,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同学们围坐滩涂旁,反复研讨高效侦察航线设计、垃圾聚集点精准识别方法及户外飞行风险应对方案,最终形成完善的技术操作方案。

在实地试飞环节,无人机腾空而起,化身 “环保之眼” 翱翔于碧海蓝天间,精准完成岸线垃圾分布空中侦察与数据采集。文云全老师对各小组的方案设计与实操能力给予专业指导和高度肯定,指出这一实践不仅为后续垃圾清运提供了路线优化依据,更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科技赋能环保的强大力量。

净滩行动:躬身实践,焕新海岸容颜

理论与科技准备就绪后,全体志愿者奔赴黑沙滩开展净滩实践。大家手持垃圾袋、夹钳等工具,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细致清理沙滩上的塑料瓶、废弃渔网、泡沫碎片等各类废弃物。家长与学生默契搭档,工作室教师带头示范,短短数小时内,黑沙滩便褪去 “垃圾外衣”,恢复洁净容颜。志愿者们躬身劳作的身影,成为秋日江海边最动人的风景线。

活动感悟:生态文明,在实践中代代相传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分享参与感悟,字里行间满是对环保事业的思考与担当。

“阴沉的天气、微凉的海风,都没浇灭我们的热情。弯腰捡拾塑料碎片时,我才真正读懂‘净滩’二字的重量。思创环节里,看着同学们策划无人机环保方案,我更加明白:守护海洋,既要躬身坚守,更要以创新望向未来。” 志愿者包海梅感慨道。

文云全名师工作室成员沈燕燕则从教育视角分享:“这次活动让我看到思创理念在德育中的价值。学生从‘发现问题’到‘分析原因’再到‘提出方案’,不仅学到了环保知识,更培养了公共参与意识。我会把这种‘实践中思考、探究中创造’的模式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让‘保护环境’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以前觉得无人机只是‘好玩’,今天用它服务环保,才知道科技的真正价值。亲手清理垃圾后,我更清楚保护海洋刻不容缓。” 学生志愿者的话语充满童真与坚定。家长志愿者也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净化了环境,更净化了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劳动中学会了责任与合作。”

此次净滩公益活动,不仅切实改善了启东江海澜湾黑沙滩的生态环境,更强化了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成功探索出 “科技 + 环保 + 教育” 的家校社协同新模式。未来,文云全名师工作室将继续推动环保教育、科学实践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