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塞上江南,天高云阔,党旗猎猎。9月14日至19日,防城港市45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怀着崇敬之心,跨越山海奔赴宁夏银川,开启为期6天的“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前行力量”党性教育专项培训。从闽宁镇的戈壁奇迹到六盘山的红军足迹,从黄河军事博览园的铿锵誓言到百瑞枸杞园的文化传承,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红色热土上热烈展开。

培训班开班。刘小艳摄

开班即“铸魂”:誓言声里再出发

9月15日上午,银川某会议中心气氛庄重。45名身着统一作训服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与3名带队人员整齐列队,“防城港市2025年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党性教育专项培训班”横幅格外醒目。“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开班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王家锋作动员讲话,他指尖轻触胸前党员徽章:“同志们虽已脱下军装,但军人的忠诚底色不能褪,党员的初心使命不能忘。此次宁夏之行,是一次思想的‘补钙’、精神的‘淬火’,希望大家带着问题学、带着责任悟。”

专家授课。刘小艳摄

随后,专题教学《习近平法治思想解读,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课堂上,教授结合退役军人工作实际,以“法治思维与作风建设”为切口,引发学员热议。“以前总觉得‘离岗不离党’是口号,今天才明白,严守纪律规矩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曾在边防部队服役19年的防城区自主择业干部龙卫平边记笔记边感慨。

现场教学:参观银川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船舶馆。刘小艳摄

现场即“课堂”:红色土地悟初心

“1997年,闽宁镇还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干沙滩;如今,这里成了‘金沙滩’,移民群众人均收入翻了20多倍!”在闽宁镇镇史馆,讲解员的声音里满是自豪。学员们沿着“闽宁大道”漫步,看光伏大棚连成海洋,听村民讲述“易地搬迁+产业扶持”的脱贫故事,纷纷掏出手机记录:“回去要给战友们讲,这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

现场教学:参观红军西征纪念园。刘小艳摄

如果说闽宁镇是“发展的红色注脚”,那么六盘山的“红军路”则是“精神的原乡”。9月17日清晨,学员们在晨曦的阳光中踏上“重走长征路”步道。“当年红军就是踩着这样的碎石路,翻越六盘山,把红旗插遍大西北!”随队教官的话音刚落,队伍里响起此起彼伏的“一二三四”。行至半山腰,东兴市学员李凤军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路边一块刻有“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石碑说:“我在部队当新兵时,总听老班长讲长征故事,今天自己走一走,才真正体会到‘难’字背后是多少血汗。”

学员们冒雨重走红军长征路。刘小艳摄

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面对鲜红的党旗,全体学员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铿锵誓言穿透雨幕,与80多年前红军战士的呐喊遥相呼应。随行的工作人员小刘红了眼眶:“这些平均年龄五十几岁的‘老兵’,汗水浸湿了衣物,却挺直了脊梁,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重走长征路活动结束后合影。刘小艳摄

结业即“启程”:学思践悟再奋进

9月18日下午,百瑞枸杞产业馆里飘着淡淡药香。学员们围在展柜前,听讲解员介绍“小枸杞如何做成大产业”:“从种植到深加工,宁夏枸杞带动10万农户增收,这背后是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密码。”随后,结班仪式上,学员代表轮流上台分享心得。港口区学员谭晓军第一个发言:“过去总觉得‘自主择业’是‘退二线’,现在明白,我们更是地方发展的‘生力军’。回去后我要牵头成立退役军人创业联盟,把宁夏的好经验带回去!”话音刚落,掌声如潮。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党性培训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要把‘红色基因’转化为服务防城港发展的实际行动,让‘退役军人’的标签,成为‘最美奋斗者’的勋章!”

参观宁夏百瑞枸杞产业馆。刘小艳摄

六天行程,从理论课堂到红色现场,从历史回响到时代强音,45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在行走中感悟“初心为何”,在思考中明确“使命何往”。正如他们在结业证书上写下的那句话:“褪去的是军装,不变的是忠诚;离开的是军营,永驻的是担当。”这支带着“红色烙印”的队伍,即将回到防城港的各条战线,用军人的热血与担当,续写新的荣光。(广西防城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宋谋春)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