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答“家长如何有效陪伴”的难题,助力孩子健康成长,近日,丰城九中“智慧∙爱∙到家”系列主题家长沙龙在心育中心正式启动。首场活动聚焦“如何做好与孩子的有效陪伴”,由心育中心主任谌红梅主持,特邀周庆华、段文琼老师作为分享嘉宾,与身为家长的教师们共探教育心得。

沙龙中,两位嘉宾结合亲身实践,分享了深刻的见解。周庆华老师结合作为班主任和母亲的经验,分享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从责任与界限入手,指出明晰家庭角色、父母保持情绪稳定,是构建幸福家庭、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基石。

段文琼老师则从陪伴的角度,强调了早期习惯培养和夫妻教育理念统一的重要性,强调要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

在随后的自由讨论中,与会老师们就亲子关系、学业辅导等实际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并凝聚出以下共识:

关于家庭关系与亲子陪伴

责任有边界,爱无界限:明确父母的教育责任,避免祖辈过度干预,是家庭和睦的关键;陪伴重在“质”而非“量”:日常的情感交流与家庭活动,是增进亲子感情的润滑剂。

关于学习习惯与学业辅导

习惯抓早期,根基要打牢:早睡早起、独立作业等关键习惯,需在幼小衔接阶段重点培养;家长做教练,而非老师:避免过度干预学科学习,将专业事交给老师,重心放在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上;尊重个体差异: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应接纳节奏差异,善用渗透式学习(如生活化场景教学),并合理调整预期。

关于情绪管理与家庭协作

一是父母情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家长应学会自我调节(如通过运动),避免将自身焦虑传递给孩子;二是夫妻同盟是根本:教育理念务必统一,明确主要管教者,其他家庭成员则保持支持而不干涉的态度;三是智慧处理隔代教育:巧妙通过配偶作为沟通“桥梁”,在坚持教育原则的同时,体贴关怀老人感受。

关于孩子行为问题引导

独立需循序渐进:对安全感不足的孩子,应先充分陪伴,再逐步放手培养独立性;原则问题立边界:对于频繁去同学家吃饭等行为,可通过适当惩戒坚定立场,建立规则;尊重社交性格:理解孩子社交表现的差异,避免与其他孩子比较,尊重其天性并耐心引导。

活动最后,心育中心主任谌红梅老师总结道,两位嘉宾的分享为所有在场家长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行动指南”。她寄语老师们,将所学智慧融入日常,用真正“有效”的陪伴,助力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本次沙龙在热烈而融洽的氛围中圆满落幕,大家共同期待着“智慧·爱·到家”系列后续活动精彩延续。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