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是在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及其收藏基础上建立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拥有珍贵文物186万余件(套),涵盖几乎整个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文物门类,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与人类文明的共同瑰宝。
六百个春秋在琉璃瓦上凝固
太和殿的日晷依旧切割光阴
第一百次秋叶落满金水河
我们学会用寂静丈量鼎彝的深沉
神武门的砖纹暗藏二十四朝风
那些逝去的并未走远——
它们在脊兽的瞳孔里筑巢
每片碎瓷仍回响着月轮的清音
我们数百年修补褪色的龙袍
却听见缂丝在暗处发笑
所谓永恒不过是
工匠指尖一瞬的颤抖”
丹陛石雕的云纹渐渐柔软
化作新雪覆盖旧雪
而所有未说出的故事
正随铜鹤的吐纳升腾
故宫在自身内部生长年轮
当钟表馆的西洋钟齐齐鸣响
我们发现
时间始终在修复时间
20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华诞。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地,故宫以其600余年的建筑史与一个世纪的公共文化机构发展历程,屹立于中华文明的精神高地。百年风雨洗礼,这座昔日的皇家宫苑已转型为面向公众开放的世界级博物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典范。
百年回眸:从皇宫到人民博物馆的历史性跨越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启了紫禁城从封建帝制象征向人民文化殿堂的伟大转变。百年来,故宫历经战火洗礼、文物南迁的艰难岁月,也亲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保护修复与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故宫在古建筑整体修缮、文物抢救性保护、数字化建设与开放区域扩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目前年均接待观众超过千万人次,已成为全球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守正创新: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并举
故宫博物院院长在庆典致辞中表示,百年来,一代代“故宫人”恪守使命,持续推进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建立完善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体系。与此同时,故宫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当代表达,通过“数字故宫”建设、《故宫日历》等文创产品研发、大型文化节目《紫禁城》播出及“紫禁城上元之夜”等特色活动,让文化遗产以更鲜活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展望未来:打造中华文化“会客厅”
站在新百年起点,故宫博物院深化与各国文明对话,打造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故宫将持续推进从“文物保藏中心”向“文化传播中心”的战略转型,让紫禁城所承载的中华文明智慧更好滋养当代、启迪未来。
当日, “百年砥砺·千秋传承”大型主题展览成功举办,集中展示建院百年来的保护成果与珍贵史料,继往开来的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传承精神和理想信念弥足珍贵,此次举办的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邀请全球文博界代表共商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大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