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明确提出要“切实简化督察检查”,引发基层广泛关注。这一重要举措不仅精准切中了基层负担的痛点,更为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实干担当提供了制度保障,彰显了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的坚定决心。

以往,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重复检查、多头检查、随意检查等现象,报表台账缠身、重复陪同检查、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时间,消磨了干事创业的热情。此次《若干规定》的出台,正是从体制机制层面入手,推动督查检查系统性“瘦身”,其核心目的正是为实干“赋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服务群众。

以整合优化,促督查提质。针对各类检查名目繁多、频次过高的问题,《若干规定》着力推行联合检查、综合督查,通过“统筹备案化”管理和“合并一体化”考核,将过去分散在多部门的检查事项进行有效整合。这不仅避免了重复扎堆,减轻了基层迎检负担,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检查本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督查真正回归到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本意上来。

以规范标准,助基层松绑。政策执行中,不同部门标准不一、要求各异,曾让基层感到困惑。《若干规定》强调要科学设定考核指标,统一规范督查要求,重在检验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而不将是否开会发文、拍照留痕、台账完备作为评判工作优劣的标准。这将有效杜绝“今天拆牌子、明天挂牌子”的形式主义循环,把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引导大家把心思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来。

以优化方式,为实干赋能。检查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找茬”,而是为了“促干”。《若干规定》倡导压减检查考核指标,突出考核重点,不层层加码,不搞排名通报和“千分制”,真正给基层负担做“减法”,给干事创业做“加法”,将节省下来的时间与精力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若干规定》强调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统筹做好追责问责和容错纠错机制,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为基层干部铁肩担责提供了保障、鼓舞了信心。

减负不是减责,松绑不是松懈。为检查“瘦身”,实质上是对基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去的是不必要的负担,增加的是实干担当的责任。它将激励广大基层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沛的精力投身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中,用实实在在的业绩接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期待各级部门以《若干规定》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持续完善检查考核机制,真正让基层干部感受到减负带来的新变化,推动形成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文/陈佳林)

供稿:江西省高安市委组织部 

责编: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