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民生智库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民生高峰论坛在京隆重举办。论坛上,民生智库发布《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指数报告3.0》。本年度指数在原有三大核心指数基础上,结合民生大数据平台多年的民营企业数据积累,对指标体系进行迭代升级。

民生智库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紧密围绕国家最新政策导向,结合多维度实证数据,依托民生大数据平台数据资源挖掘,升级构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指数‘1+1’指标体系”,编制《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指数报告3.0》。连续3年的民营经济发展指数研究,体现了市场脉搏的强劲跳动与政策温度的有力传递。从经营主体数量的稳步攀升,到创新投入占比的持续提高,从产业链韧性的不断增强,到区域发展活力的竞相迸发,这些数字背后,既有无数民营企业敢闯敢试的坚韧身影,更离不开国家以改革破梗阻、以服务强保障的坚实支撑,正是政企协同的合力,为民营经济向阳生长筑牢了土壤。

本年度指数在原有三大核心指数基础上,结合民生大数据平台多年的民营企业数据积累,对指标体系进行迭代升级。核心指数更加聚焦民营企业发展情况,着眼于精准刻画新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征与内在规律,科学调整了各项指标的权重配置,凸显民营企业发展特征。基于国家层面重点关注及潜力城市重点发展方向选取分指数,增强了对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实践等高质量发展维度的覆盖与评估能力。

由1+1的形式共同组成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指数3.0,指数体系更具时代性、科学性和前瞻性,能够更真实、动态地反映民营企业的活力、韧性与创新潜力,为政策制定、学术研究和市场决策提供更加精准、权威的参考依据。

综合指数分析显示,我国民营经济总指数呈小幅下降态势,分差出现小幅扩大,区域间发展差异有所显现。服务指数“一骑绝尘”,连续两年得分最高,本年度分差最大,区域发展差距逐渐拉开。市场指数“异军突起”,上升幅度最大,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统一大市场建设让民营企业“公平竞争感拉满”。经营指数“韧性承压”,尽管综合得分在各分项各指数不高,但区域分差进一步收窄,区域间经营发展均衡性有所改善。

专精特新指数分析显示,我国“专精特新”指数呈现出明显的“强者恒强”马太效应,创新资源与要素高度聚集于一线城市及部分核心二线城市,区域分化特征进一步凸显。从四大维度来看,专业化方面,深圳、北京、上海凭借强大的龙头企业和密集的从业人员,形成了稳固的产业生态。精细化方面,上海、深圳等地企业财务健康、资产优质。特色化方面,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也凭借密集的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独特性上表现不俗。新颖化方面,北京、深圳、南京、杭州等城市表现优异。

民生智库研究发现,新时期民营企业呈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动力转换、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多元化”升级的产业转型、全面拥抱“数字化转型”的运营模式升级,以及从“被动遵守”到“主动践行”的经营合规与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四大特征。同时期,民营企业需求端存在多维度痛点,经营上资源整合不足、产业链协同弱、社会责任履行成本高,市场端面临准入壁垒、融资难、监管协同不足,服务端在优化人才教育、健康保障等公共服务及生产与数字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有待满足。

对此,民生智库建议通过建立“一站式”资源平台、推动央企开放供应链等优化经营,破除市场壁垒、强化融资支持等改善市场环境,完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并从创新能力、数字化水平、政策支持、企业家精神四方面系统性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激发创新活力。同时,建议政府扮演好三大角色,做“政策精准滴灌者”,避免一刀切;做“创新生态构建者”,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做“公平竞争维护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破除市场壁垒,共同为民营企业营造一个健康、公平、可持续的发展环境。(臧学雨)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