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5000公里到西藏,跑过9场马拉松,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生产和推广……”当这些故事从一位五年级学生家长口中娓娓道来,课堂里的孩子们眼睛都亮了。

11月7日,南昌县洪州汇仁学校五(10)班家长课堂上,王真同学的爸爸以《做好每一件小事》为主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职业感悟,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成长课。“为了这堂课,我被王真催了整整一个月!”分享伊始,王爸爸的开场白就逗笑了全场。

你们不想听浅显的唠叨,也难懂深奥的理论,所以今天我不做‘专家’,只做你们的大朋友、老学长。”亲切的定位瞬间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也为这场分享定下了真诚、平等的基调。
“骑30天滇藏线到拉萨,沿G219国道50天穿越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原,全程马拉松跑进5小时……” 王爸爸的经历引来孩子们阵阵惊叹。但他随即话锋一转:“我不是要炫耀自己有多厉害,而是想告诉大家,再远的路,都是一步一步蹬出来、跑出来的。”

两次骑行近5000公里,靠的是每一次蹬踏;9场马拉松完赛,靠的是每一步坚持“人生就像骑行和跑步,再漫长的旅程,都由每一天、每一件小事组成。喜欢骑车就瞄准拉萨,喜欢学习就想考高分,有了目标,再把大目标拆成一件件小事,坚持做下去,就没有达不到的远方。”
除了骑行爱好者,王爸爸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杂交水稻研究与推广者。“大家每天吃的米饭,藏着和我们成长一样的道理。”他以水稻为例,生动诠释了“小事哲学”。
水稻高产离不开种子、土壤、水分、温度、防虫等每个环节的精心管理;好种子要推广,试验示范、市场定位、持续宣传,把简单的事重复做、做到位。“种水稻是系统工程,营销是系统工作,你们现在的‘职业’是学习,道理相通——把该做的小事做好,才能实现目标。”“同学们,认真完成一次作业、承担一次值日、对老师说声‘您好’、对同学道句‘谢谢’,这些事看似简单,但‘懂’和‘做’之间,隔着一道深深的鸿沟。”王爸爸语重心长地说。

他期待每个孩子都能:在小事中学会责任,在坚持中磨炼意志,在善意中积蓄温暖,在好奇中探索未知,在沟通中收获成长。最后,王爸爸送给孩子们一句话:“当你能把‘做好每一件小事’变成一种本能,你就已经握紧了通往美好未来的钥匙。那个了不起的未来,正在不远处向你们招手!”
一堂家长课,一次真心谈。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真实的故事与鲜活的案例,将“做好小事”的道理扎根在孩子们心中。愿每一个孩子都能从当下出发,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在日积月累中,成长为了不起的自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